第924章 老子弄死你们(2/3)
这帮文人,骚就骚在他们不想活,整天就想找个能让他们光明正大,浩气长存的理由去死,这样一来,便能名垂青史流芳千古。
这是他们的目标。
李世民看完这个折子,又看另一个,扫了一眼发现差不多,又去拿另一份,再一看,又差不多!
御史台同气连枝上奏弹劾杨晨,有种,你们就等人家回来再弹劾啊!
人都不在,弹劾个屁!
放下奏折,李世民扫了一眼众臣,随后道:“杨晨带兵在高句丽烧杀掳掠,卿等从何知晓?朕都还未收到军报!”
其中一个御史出列道:“陛下,此等言论乃是从高句丽逃亡而来的百姓处听闻,臣等几人皆有耳闻!”
又有人道:“陛下,高句丽百姓出逃,费劲力气才活下来,臣家中奴仆出门采购亦有耳闻,众多百姓同发一言,可断定其可信性!”
“陛下!唐国公杨晨率兵出征,所过之处怨声载道,如此下去,正义之师的名头便轰然倒塌,届时高句丽王派使者前来要求大唐给个说法,又该怎么办?他们若是要求退兵,我们又能如何!”
“是啊,陛下,杨晨此等行为分明是将我大唐陷于不仁不义之地,到时被逼退兵,损了面子还不说,还有这次出兵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都将无法弥补。”
杜如晦不赞同的道:“杨晨曾当殿承诺,此次出兵军饷由他一人担负,且军队折损率将保证在一成以下!”
“杜相,杨晨他说什么你就信吗?”高士廉慢悠悠的转过身,开口道,“出征高句丽将花费几十上百万的军饷,他杨晨拿的出来吗?据我所知,他临走之时杨家那三百亩地仍在动工,建造房屋损耗的银钱虽比不上军饷支出,但是杨晨素来喜好奢华,三百亩地,他得花多少银两,届时说不定,他连军饷都拿不出。”
话音落下,即刻有人附和道:“高相言之有理!杨家三百亩地建造一事早已传遍长安,如此浩大工程所耗费是财物只多不少,他又怎么能保证拿得出军饷!到时候,说不准他就不肯给了!那这笔军饷势必要从国库中出!陛下,您别忘了,前不久唐国公还包揽了全国暖棚建造,如今虽说是交给太子殿下执行,可走的账是杨家的!这一笔笔开销,就算是国库也未必支撑得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