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缺德的房玄龄(2/3)
杨晨心里一乐,面上却依旧为难的样子,仿佛没把三十亩地换出去自己亏大发了,勉强道:“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臣弟自然不敢再说什么,只是高相……以后这种事您还是找别人吧,我穷……”
这意思,杨晨是把高士廉当做瘟神了。
可不是,好心高价买了你的地,你一扭头还赖人家,换成谁也不敢再跟这样的人做买卖啊!
高士廉感觉自己一辈子的气都要在今天受完了,以至于杨晨这样说的时候,那颗历经沧桑的心已经麻木了。
别说以后不会再找你,劳资以后再给你好脸色看,劳资就跟你姓!
见事情解决,李世民便准备退朝,杨晨却在这个时候开口,道:“陛下,臣弟想起一件事来,是跟暖棚有关的。”
暖棚关系民生,李世民自然重视,便道:“你说。”
杨晨拱手,道:“前些日子太子殿下来找臣弟,臣弟便问了暖棚推广一事,问了才知道太子殿下出资建造暖棚,耗费巨大,竭尽全力也只有七个大棚,臣弟以为此乃关乎民生的大事,且暖棚种植出棉花便已经在此次拢右道赈灾上体现出了作用,更别提暖棚中还有粮食等作物,所以臣弟以为暖棚研究是不能停的,但是光凭太子殿下一人之力,恐怕没有多余经费,所以,臣弟恳求陛下从国库支帐,支撑暖棚在全国的推广。”
这一番话下来,李世民将它浓缩了一下,那就是,来要钱的。
杨晨理由正当,且还是站在太子角度,为天下百姓说话的,这银子要是名正言顺。
李世民微微颔首,道:“此事是朕疏忽了,竟然让东宫自己出资,不枉承乾唤你一声师父,好,朕准你所奏!”
杨晨顿时乐了。
国库里出银子,那大棚各方面的建造就都不是免费的了,而这些材料又都是要从他杨家作坊买的,这样一来,得赚多少银子啊……
杨晨正暗自高兴着,便听得长孙无忌道:“陛下英明,太子原先也与臣提过此事,但是太子体谅陛下,不愿施压与国库,因此一直自己扛着。如今唐国公提出,臣觉得甚好,但是大棚推广一事颇费银钱,如今国库刚刚有了富余,但又即将入冬,每每冬季国库支出总是大的,若是拿了国库里的银子去推广大棚,臣恐国库空虚,万一有什么事情可怎么办?但是……大棚一事利国利民,要是不出资推广,又说不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