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火器营的现状(1/3)
今日是火器营每七天雷打不动举行例会的日子。
这是杨晨创立火器营之初就早已定下的规矩,第一是方便整理昨天的得失,第二是方便布置接下来一整周的工作。
按理来说,火器营本该从属于军器监,但考虑到地雷等新式热兵器只有杨晨一人明白,所以李世民在火器营设立之初给予了杨晨很大的便利。
也正因如此,火器营的架构显得很是超前,和军器监分为各种署不同。
火器营内部现设有地雷科、火枪科、火炮科三个科室,每个科室根据分工不同,又下辖三个生产车间。
所以,火器营目前除了由程处亮统领的负责警备的第一尉外,其余均已打散重组,分设三个科长、副科长,以及九个车间主任,车间主任以下还设有生产小组组长。
如此一来,不仅方便管理,更有益于命令的直接下达,和各种问题的直接汇总。
火器营,会议室内。
秦怀玉身为主管研发的二把手,理所应当的坐在主位上。
“今天的会议还是老规矩,先由地雷科科长发言,大家掌声鼓励。”
掌声鼓励也是杨晨定下的规矩,其目的就是单纯的调动工作积极性。
“我们地雷科最近还算顺利,根据杨都尉的指令,我们先后试验了不同材质的外壳在爆炸时所产生的威力。
试验证明,在对于人畜的杀伤上,铁质外壳爆炸所产生的杀伤力并没有陶制外壳来得高,主要原因是铁质外壳,质地坚硬,爆炸时不易破碎。
而陶制外壳,因其质地松脆,爆炸时极易产生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碎片,这些碎片爆炸时可以呈面杀伤敌人。
不过,陶制外壳也有其不便之处,相较于铁质外壳,陶制外壳不便于长途运输,我们科室下辖的第二车间目前正在对这一课题进行试验。”
秦怀玉沉默了片刻,点点头道:“那杨都尉提出的火药颗粒化,你们研究的怎么样了?”
地雷科科长再次说道:“回校尉,此课题正由我科第一车间负责,目前还没有研究出好的解决方案。”
“嗯,目前工作上可还有什么疑问或者需要?”
地雷科科长摇头道:“回校尉,暂时还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