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1)
胜而不至于危殆,了解天时,了解地利,战胜之功可以全得。九地第十一[提要]本篇重点论述九种不同地域中的用兵原则。在各种地域情况下用兵都主张以突然袭击作为主要作战方法。孙子说:根据用兵法则,战地可分为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等九类。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与敌作战,这样的地区叫做“散地”;进入敌境不深的地区作战,这样地区叫做“轻地”;我先占领对我有利,敌先占领对敌有利的险要地区,叫做“争地”;我军可以去,敌军可以来的平坦地区,叫做“交地”;诸侯之地,三面连接邻国先至其要冲,据其形势,结交诸侯国并取得多数支援的,叫做“衢”地;深入敌境,越过许多敌国城邑的地区,叫做“重地”;山林、险阻、沼泽等凡有道路难行的地区,叫做“圮地”;进入的道路狭隘,退出的道路迂回,敌人以少数兵力能击败我众多兵力的地区,叫做“围地”;迅速奋战则能生存,不迅速奋战就会被消灭的地区,叫做“死地”。因此,在“散地”不要交战;在“轻地”务在深入,不可停留;遇“争地”应先敌占领,不可强攻城邑,延误时机;在“交地”则各部队要互相连接,不可断绝,以防敌人截击;在“衢地”则应结交邻国;在“重地”则应夺取物资,就地补给;在“圮地”则应速行而去;在“围地”则应巧奇谋;在“死地”要迅猛奋战,死中求生。古时所谓善于用兵的人,能使敌人前后无法相顾及,大部队与小部队无法相依恃,官兵无法相救援,上下隔断,无法收拢,士卒溃散,无法聚集,即使聚合,也不能再整齐。敌人虽惊扰,也要看有利就行动,不利就停止。试问:“敌军众多而且阵势齐整,将向我进攻,该如何对待呢?”回答是:“先夺取敌人的要害之处,这样,敌人就会被迫听从我的摆布了。”用兵之理,贵在神速,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不加戒备的地方。大凡进入敌国作战的原则:深入敌境则军心专一,敌军无法胜我;在富饶地区夺取粮秣,保障三军有充足的粮食给养;注意抚养士卒,勿使劳苦,提高士气,积蓄力量;用兵作战,巧设计谋,使敌人无法预测。把部队置于无路可走的危地,死也不会败退;既然死都不怕,怎么会不得士卒尽力作战呢?士卒深陷危地,就无所畏惧;无路可走,军心就能稳固;深入敌国就人心专一而不涣散;势不得已就会拼死战斗。因此,这样的军队不待整治就能加强戒备,不待苛求就自得一心,不待约束就能亲近相助,不待号令就能信守纪律禁止妖祥迷信,消除疑惑谣言,即使战死也不退避。我军士卒焚毁弃掷无多余财物,并不是厌恶财物;不怕牺牲生命,并不是憎恶寿命。当作战命令颁发的时候,士卒们坐着的泪水沾湿了衣襟,躺着的泪流满颊。把军队置于无路可走的危地,就都会像专诸、曹刿那样勇敢了。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就像“率然”一样。“率然”是常山的一种蛇,打它的头,尾巴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头就来救应,打它的中部,头尾就都来救应。请问:“军队可以使它像率然一样吗?”回答是:“可以。”吴国人与越国人历来互相仇视,可是,当他们同船渡河时,遇到大风,也能互相救援,犹如左右手一样。因此,想用系住马匹,埋起车轮的办法来稳定军心,那是不足倚靠的。要使全军力齐气勇,万众如一,在于军政得法;要使强弱都得其用、各尽其力,在于恰当地利用地形。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用三军之众就像提携一人之手那样,这是由于把士卒置于死地而不得已造成的。统率军队这种事情,要沉着冷静,幽深莫测,公正而整治,使人不敢触犯。能蒙蔽士卒的耳目,使他们对军事计划毫无所知;改变所做的事,变更原先的计谋,使人们无法识破其用意;驻军常改变驻地,进军迂回所走的路,使人们无法推断所虑的策略。将帅与士卒约束、告诫,要像登数仞之高而抽去梯子一样,使他们有进无退。将帅与士卒深入诸侯国土,所出机谋,使之必能取胜。像放牧者驱赶羊群一样,赶过去,赶过来,使他们不知道到底要到哪里去。聚集全军士卒,投置于危险的境地,使他们拼死奋战,这便是将军的责任。根据不同地形地势采取不同的行动方针,适应情况,伸缩进退,择其所利,掌握士卒在不同情况下的人情常理。这些,都是不能不认真审察和仔细研究的。大凡出国作战的原则,进入敌境越深,士卒就越专心一志,进入得浅,士卒就容易心志散漫。离开本国,越过邻国境地进入敌国作战的地区,叫做“绝地”,四通八达于旁国的地区叫做“衢地”;进入敌境深的地区叫“重地”;进入敌境浅的地区叫“轻地”;后险前狭的地区叫“围地”,无处可走的地区叫“死地”。因此,在“散地”(战则易散之地),我就要统一意志坚守;在“轻地”,我就要使部队紧密相连接;遇“争地”(险阻必争之地),我就要迅速前出在它的后面,做到后人发、先人至;在“交地”(往来交通之地),我就要谨慎防守;在“衢地”,我就要巩固与诸侯国的结交;在“重地”,我就要保证军队食粮的不断供应;在“圯地”(塌坏难行之地),我就迅速通过这条路;在“围地”,我就要堵塞缺口;在“死地”,我就要昭示士卒以必死的决心。所以士卒的心情状态,被包围就会协力抵御,势不得已就会拼死战斗,深陷危险的境地,就会听从指挥。因此不了解列国诸侯的计谋,不能与它们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的,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的,不能得地利,对于“九地”的利害,有一种不了解,就不能算是“霸王”的军队。“霸王”的军队,攻伐六国,能使其军民不得会聚;兵威凌压敌国,可使其结交的国家不得前来相合援救。因此,不必争着和别的诸侯国结交,也不必在别的诸侯国培植自己的权势,就能实现自己的欲望,兵威凌压敌国,故可拔取其城邑,毁灭其国家。施行超出常法的奖赏,颁发打破常规的号令;使用三军之众如同使唤一个人一样。驱使士卒执行战斗任务,而不告诉他们事先的意图话,驱使士卒,只告诉他们有利的一面,而不告诉他们其中有什么危害。把士卒投入危地,然后人自为战而得存,把士卒陷入“死地”,然后人皆奋勇而得生。士卒陷于患害的境地,然后才能力争胜利,而制敌之败。所以,指挥作战,在于假装顺从敌人心意,一旦有机可乘,便集中兵力指向敌人一点,这样,即使长驱千里,也可擒杀敌将,这就是所谓以巧而能成事的意思。因此,当决定战争行动的时候,就要夷塞关口,废除通行凭证,停止与敌人的使节往来,廊庙上君臣上下严厉对待,以责成军机不外泄的事。一旦发现敌人有隙可乘,就要乘机速入。首先要夺取敌人顾爱倚恃、最关紧要的地方,而不要同敌人有所期约。实施计划要随着敌情的变化而不断加以改变,以求战争的胜利。所以,开始要象处女一样沉静,以示其弱,使敌人放松戒备,开启可攻之门,然后像脱兔一样迅速行动,使敌人来不及抗拒。火攻第十二[提要]论述火攻的种类、条件和方法。孙子说:火攻共有五种:一是用火焚烧敌军的人马,二是焚烧敌军的粮草蓄积,三是焚烧敌军的辎重,四是焚烧敌军的仓库,五是焚烧敌军的运输设施。实施火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发火器材必须预先准备好。发火还要选择有利的时候,起火要选准有利的日期。所谓有利的时候,指的是天气干燥;所谓有利的日期,指月亮运行到“箕”、“壁”、“翼”、“轸”四个星宿的位置,凡是月亮运行到这四个星宿位置时,就是起风的日子。凡是火攻,必须根据上述五种火攻所引起的情况变化,火已在敌营内烧起,则迅速用兵策应于外,内外齐攻。适时地运用兵力策应。火已烧起,而敌军仍然保持镇静的,要观察等待,不要马上进攻;等火势烧到最旺的时候,视情况可以进攻就进攻,不可以进攻就停止。火可以在敌营外面放,那就不必等待在敌营内放火,只要时机和条件方便就可以放火。火发于上风,不可以下逆风势进攻。白天风刮久了,夜晚风就会停止。凡是率领军队打仗,必须懂得五种火攻方法的变化运用,掌握“发火有时,起火有日”的数据,严加守备。因此,用火助攻的,威势显赫;用水助攻的,声势强大。用水可以断绝敌粮敌援,但不可以焚夺敌人军用蓄积。用水火助攻。打了胜仗,攻取了土地、城池,而不奖赏有功的士卒,是危险的,这叫做“费留”。因此,贤明的国君要考虑战胜攻取的事,良能的将帅必须奖赏攻战中有功的士卒。不是对国家有利,就不可轻易采取军事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就不可轻易用兵,不到危急紧迫之时,就不可轻易开战。国君不可凭一时的恼怒而兴师打仗,将帅不可凭一时的怨恨而与敌交战。符合国家利益而后行动,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当停止。恼怒可以再欢喜,怨愤可以再高兴,国亡了就不能再存,士卒死了就不能再活。所以明智的国君对用兵一定要慎重,良能的将帅对交战一定要警惕,这些都是关系到国家和军队安全的根本道理。用间第十三[提要]本篇重点讨论在政治军事活动中间谍工作的方法、种类和特点。用间是为了战略决策和战场作战谋划服务的。孙子说:凡出兵十万,千里征战,百姓所需的费用,公家开支的俸禄,每天要花费千金;朝野骚动,民众服徭役,疲惫于道路,不能从事耕作的计七十万家。与敌相持数年,以争取一日的胜利,然而却吝啬爵禄和重金,不肯用这些来给间谍,以致不能了解敌情的虚实,这实际是不能仁民爱物到极点了。这样的将帅,不是军队的好将帅,不是国君的好助手;这样国君,不是能取胜的好国君。英明的国君,贤良的将帅,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成功超出了众人之上的,其重要原因,在于他事先了解敌情。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用迷信鬼神和占卜等方法去取得,不可用过去相似的事情作类比,也不可用观察日月星辰运行的位置来算吉凶祸福的应验,一定要从人那里去取得和了解敌情的虚实。所以使用间谍有五种: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种间谍同时使用,敌人摸不清底细,这就是神妙莫测的要领,是国君的法宝。“乡间”,是指利用敌国境的普通人做间谍。“内间”,是指借助收买敌国的官吏用做间谍。“反间”,是指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使其反为我效力。“死间”,是指故意在外泄露假机密,让我方间谍传泄给敌方,内外配合,使敌人上当;事发后往往被敌方处死。“生间”,是指派往敌方侦察后,亲自返回报告敌情的人。所以治理三军之事,没有比间谍更为亲信的人了,没有比间谍更应获得优厚的奖赏,事情没有比用间更机密的了。不是圣智的将帅不能使用间谍;不具有仁义之心的将帅不能使用间谍;不是见识深微,治事精妙的将帅不能取得间谍的真实情报。微妙啊!微妙啊!真是无处不需用间谍呀。用间以探敌情的计谋尚未施行,就有人先听到了,听见的人与泄露出去的人都要处死。凡是所要攻击的敌军,所要攻占的城邑,所要击杀的敌方人员,必须预先了解主管将帅及其左右亲信、掌管通接宾客官员、守门小吏、门客幕僚等人的姓名,务必命令我方间谍搜求知道。必须搜查出敌方派来侦察我方的间谍,以便依据情况进行收买,利用,多方诱导和交给任务,然后放他回去,这样,他就可以为我用作反间了。反间可得而使,因此而知他国的乡人、官人以厚利赂之,亦可得而使用了。因反间可得而使这件事,而知散布欺骗虚假的情况,可使死间传告敌人。因反间可得而使这件事,而知生间可按照预定期限,回来报告敌情。五种间谍使用之事,国君都必须知道,然知敌情,必先在反间。所以,对反间不可不给予特别优厚的待遇从前商汤的兴起,是由于重用了在夏桀时不见用的伊尹;周武王的兴起,是由于重用了在商纣时曾居朝歌的吕牙。所以,英明的国君、贤能的将帅,能用足智多谋的人做间谍,一定能成就大的功业。这是用兵作战的要事,整个军队,都要依靠间谍提供敌情而采取行动。
---------------------------用户上传之内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