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3/3)
可是孙皓满不在乎地说:“怕什么!我不去打他,他们还敢来侵犯我!”
吾彦没有办法,但是觉得不防备总不放心。他想出一个办法,在江面险要的地方打了不
少大木桩,钉上大铁链,把大江拦腰截住,又把一丈多高的铁锥安在水面下,好像无数的暗
礁,使晋国水军没法通过。
过了年,打中路的杜预和打东路的王浑两路人马都节节胜利。只有王濬的水军,到了秭
归,因为楼船被铁链和铁锥阻拦,不能前进。王濬也真有办法。他吩咐晋兵造了几十只很大
的木筏,每个木筏上面放着一些草人,披上盔甲,手拿刀枪。他又派几个水性好的兵士带领
这一队木筏随流而下。这些木筏碰到铁锥,那些铁锥的尖头就扎在木筏子底下,被木筏扫掉
了。
还有那一条条拦在江面的铁链怎么办呢?王濬又在木筏上架着一个个很大的火炬。这些
火炬都灌足了麻油,一点就着。他让这些装着大火炬的木筏驶在战船前面,遇到铁链,就烧
起熊熊大火,时间一长,那些铁链铁锁都被烧断了。
王濬的水军扫除了水底下的铁锥和江面上的铁链,大队战船就顺利地打进东吴地界,很
快就和杜预中路的大军会师。
由陆路进攻的杜预大军也取得大胜,攻下了江陵。有人主张暂时休整一下再打。杜预
说:“现在我军军威大振,正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几节以后,下面的竹子,就可以迎刃而
解,一劈到底了。”(“势如破竹”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他竭力支持王濬带领水军直扑
东吴国都建业。
这时候,东路王浑率领的晋军也逼近了建业。孙皓派丞相张悌率领三万吴兵渡江去迎
战,被晋军全部消灭。
王濬的楼船顺流东下,声势浩大。吴主孙皓这才着了慌,派将军张象带领水军一万人去
抵抗。张象的将士一看,满江都是王濬的战船,无数面的旌旗迎风飘扬,连天空也给遮住
了。东吴水军长期没有训练,看到晋军这个来势,吓得没有打就投降了。
有一个东吴将军陶濬,正在这时候去找孙皓。孙皓问他水军的消息。这个陶濬是个糊涂
虫,他说:“益州下来的水军情况我知道,他们的船都小得很。陛下只要给我两万水兵,把
大号的战船用上,准能够把晋军打败。”
孙皓马上封他为大将,把节杖交给他,叫他指挥水军。陶濬向将士下了命令,第二天一
早就出发跟晋军作战。但是将士可不像陶濬那样糊涂,不愿送死。当天晚上,就逃得一干二
净。
王濬的水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一帆风顺地到了建业。建业附近一百里江面,全是晋军
的战船,王濬率领水军将士八万人上岸,在雷鸣般的鼓噪声中进了建业城。
孙皓到了山穷水尽的田地,只得自己脱下上衣,让人反绑了双手,带领一批东吴大臣,
到王濬的军营前投降。这样,从曹丕称帝(公元220年)开始的三国分立时期宣告结束,
晋朝统一了全国。
三国时期有许多生动的故事,民间也流传着不少传说。到了明朝初年,小说家罗贯中根
据这一段时期的历史资料和民间话本,写成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曹操、诸葛亮、
关羽等历史人物作了艺术上的塑造。它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巨著之一。
上下五千年
110石崇王恺比富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志满意得,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里。
在他带头提倡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气当作体面的事。
在京都洛阳,当时有三个出名的大富豪:一个是掌管禁卫军的中护军羊琇,一个是晋武
帝的舅父、后将军王恺,还有一个是散骑常侍石崇。
羊琇、王恺都是外戚,他们的权势比石崇来得大,但是在豪富方面却比不上石崇。石崇
的钱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这许多钱是哪儿来的呢?原来石崇当过几年荆州刺史,在这
期间,他除了加紧搜刮民脂民膏之外,还干过肮脏的抢劫勾当。有些外国的使臣或商人经过
荆州地面,石崇就派部下敲榨勒索,甚至像江洋大盗一样,公开shā • rén劫货。这样,他就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