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8(2/4)
檐,还未张挂。”行者道:“拿来我看看。”众官即将榜文展
开,挂在檐下。行者四众上前同看。榜上写着——
大天竺国凤仙郡郡侯上官,为榜聘明师,招求大
法事。兹因郡土宽弘,军民殷实,连年亢旱,累岁干
荒,民田藺而军地薄,河道浅而沟浍空。井中无水,
泉底无津。富室聊以全生,穷民难以活命。斗粟百金
之价,束薪五两之资。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
带去。城中惧法,典衣当物以存身;乡下欺公,打劫
吃人而顾命。为此出给榜文,仰望十方贤哲,褥雨救
民,恩当重报。愿以千金奉谢,决不虚言。须至榜者。
行者看罢,对众官道:“郡侯上官何也?”众官道:“上
官乃是姓。此我郡侯之姓也。”行者笑道:“此姓却少。”八
戒道:“哥哥不曾读书。百家姓后有一句上官欧阳。”三藏道:
“徒弟们,且休闲讲。那个会求雨,与他求一场甘雨,以济民
瘼,此乃万善之事;如不会,就行,莫误了走路。”行者道:
“祈雨有甚难事!我老孙翻江搅海,换斗移星,踢天弄井,吐
雾喷云,担山赶月,唤雨呼风,那一件儿不是幼年耍子的勾当!
何为稀罕!”
众官听说,着两个急去郡中报道:“老爷,万千之喜至也!
”那郡侯正焚香默祝,听得报声喜至,即问:“何喜?”那官
道:“今日领榜,方至市口张挂,即有四个和尚,称东土大唐
差往天竺国大雷音拜佛求经者,见榜即道能祈甘雨,特来报知。
”那郡侯即整衣步行,不用轿马多人,径至市口,以礼敦请。
忽有人报道:“郡侯老爷来了。”众人闪过。那郡侯一见唐僧,
不怕他徒弟丑恶,当街心倒身下拜道:“下官乃凤仙郡郡侯上
官氏,熏沐拜请老师祈雨救民。望师大舍慈悲,运神功,拔济,
拔济!”三藏答礼道:“此间不是讲话处。侍贫僧到那寺观,
却好行事。”郡侯道:“老师同到小衙,自有洁净之处。”师
徒们遂牵马挑担,径至府中,一一相见。郡侯即命看茶摆斋。
少顷斋至,那八戒放量舌餐,如同饿虎。唬得那些捧盘的心惊
胆战,一往一来,添汤添饭,就如走马灯儿一般,刚刚供上,
直吃得饱满方休。斋毕,唐僧谢了斋,却问:“郡侯大人,贵
处干旱几时了?”郡侯道:
敝地大邦天竺国,风仙外郡吾司牧。
一连三载遇干荒,草子不生绝五谷。
大小人家买卖难,十门九户俱啼哭。
三停饿死二停人,一停还似风中烛。
下官出榜遍求贤,幸遇真僧来我国。
若施寸雨济黎民,愿奉千金酬厚德!
行者听说,满面喜生,呵呵的笑道:“莫说,莫说!若说
千金为谢,半点甘雨全无。但论积功累德,老孙送你一场大雨。
”那郡侯原来十分清正贤良,爱民心重,即请行者上坐,低头
下拜道:“老师果舍慈悲,下官必不敢悖德。”行者道:“且
莫讲话,请起。但烦你好生看着我师父,等老孙行事。”沙僧
道:“哥哥,怎么行事?”行者道:“你和八戒过来,就在他
这堂下随着我做个羽翼,等老孙唤龙来行雨。”八戒、沙僧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