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2(3/3)
拂云叟亦顶针道:“图似西山坚节老,清如南国没心夫。”
孤直公亦顶针道:“夫因侧叶称梁栋,台为横柯作宪乌。”
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阳春白雪,浩气冲霄!弟
子不才,敢再起两句。”孤直公道:“圣僧乃有道之士,大养
之人也。不必再相联句,请赐教全篇,庶我等亦好勉强而和。”
三藏无已,只得笑吟一律曰:
杖锡西来拜法王,愿求妙典远传扬。
金芝三秀诗坛瑞,宝树千花莲蕊香。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立行藏。
修成玉象庄严体,极乐门前是道场。
四老听毕,俱极赞扬。十八公道:“老拙无能,大胆搀越,也
勉和一首。”云:
劲节孤高笑木王,灵椿不似我名扬。
山空百丈龙蛇影。泉泌千年琥珀香。
解与乾坤生气概,喜因风雨化行藏。
衰残自愧无仙骨,惟有苓膏结寿场。
孤直公道:“此诗起句豪雄,联句有力,但结句自谦太过矣,
堪羡,堪羡!老拙也和一首。”云:
霜姿常喜宿禽王,四绝堂前大器扬。露重珠缨蒙翠盖,风
轻石齿碎寒香。
长廊夜静吟声细,古殿秋阴淡影藏。元日迎春曾献寿,老
来寄傲在山场。凌空子笑而言曰:“好诗,好诗!真个是月胁
天心,老拙何能为和?但不可空过,也须扯谈几句。”曰:
梁栋之材近帝王,太清宫外有声扬。
晴轩恍若来青气,暗壁寻常度翠香。
壮节凛然千古秀,深根结矣九泉藏。
凌云势盖婆娑影,不在群芳艳丽场。
拂云叟道:“三公之诗,高雅清淡,正是放开锦绣之囊也。我
身无力,我腹无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顿开,无已,也打油几
句,幸勿哂焉。”诗曰:
淇澳园中乐圣王,渭川千亩任分扬。
翠筠不染湘娥泪,班箨堪传汉史香。
霜叶自来颜不改,烟梢从此色何藏?
子猷去世知音少,亘古留名翰墨场。
三藏道:“众仙老之诗,真个是吐凤喷珠,游夏莫赞。厚
爱高情,感之极矣。但夜已深沉,三个小徒,不知在何处等我。
意者弟子不能久留,敢此告回寻访,尤无穷之至爱也,望老仙
指示归路。”四老笑道:“圣僧勿虑,我等也是千载奇逢,况
天光晴爽,虽夜深却月明如昼,再宽坐坐,待天晓自当远送过
岭,高徒一定可相会也。”
正话间,只见石屋之外,有两个青衣女童,挑一对绛纱灯
笼,后引着一个仙女。那仙女拈着一枝杏花,笑吟吟进门相见。
那仙女怎生模样?他生得——
青姿妆翡翠,丹脸赛胭脂。星眼光还彩,蛾眉秀又齐。下
衬一条五色梅浅红裙子,上穿一件烟里火比甲轻衣。弓鞋弯凤
嘴,绫袜锦绣泥。妖娆娇似天台女,不亚当年俏妲姬。四老欠
身问道:“杏仙何来?”那女子对众道了万福道:“知有佳客
在此赓酬,特来相访,敢求一见。”十八公指着唐僧道:“佳
客在此,何劳求见!”三藏躬身,不敢言语。那女子叫:“快
献茶来。”又有两个黄衣女童,捧一个红漆丹盘,盘内有六个
细磁茶盂,盂内设几品异果,横担着匙儿,提一把白铁嵌黄铜
的茶壶,壶内香茶喷鼻。斟了茶,那女子微露春葱,捧磁盂先
奉三藏,次奉四老,然后一盏,自取而陪。
凌空子道:“杏仙为何不坐?”那女子方才去坐。茶毕欠
身问道:“仙翁今宵盛乐,佳句请教一二如何?”拂云叟道:
“我等皆鄙俚之言,惟圣僧真盛唐之作,甚可嘉羡。”那女子
道:“如不吝教,乞赐一观。”四老即以长老前诗后诗并禅法
论,宣了一遍。那女子满面春风对众道:“妾身不才,不当献
丑。但聆此佳句,似不可虚也,勉强将后诗奉和一律如何?”
遂朗吟道:
上盖留名汉武王,周时孔子立坛场。
董仙爱我成林积,孙楚曾怜寒食香。
雨润红姿娇且嫩,烟蒸翠色显还藏。
自知过熟微酸意,落处年年伴麦场。
四老闻诗,人人称贺,都道:“清雅脱尘,句内包含春意。
好个‘雨润红姿娇且嫩’、‘雨润红姿娇且嫩’!”那女子笑
而悄答道:“惶恐,惶恐!适闻圣僧之章,诚然锦心绣口,如
不吝珠玉,赐教一阕如何?”唐僧不敢答应。那女子渐有见爱
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