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的征程,新的战场(2/4)
桥玄赶忙关上了门窗。小声的说道:“如今知道这事儿的人可不多了!”
十一年前,将曹操挑选入太学之事,桥玄与郑麟的对话、争执,那时候尚是桥玄跟班的蔡邕统统的看在眼里,便是为此,在教导曹操的过程中,他不遗余力。
如今,往事回首。
桥玄与蔡邕相顾一笑,他们都很好奇,曾经的问题少年,引起了太学无数争执的曹操,如今他的儿子曹铄要进入太学,这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光景?
最起码,别的不说…曹铄与曹操一样,在进入太学大学部之前,就已经名声在外…
只不过,一个是好的名声。
一个是坏的名声!
……
……
环绕在雍丘的湖面约三十多米,小冰河期的天气,尤自寒冷,甚至湖面还隐隐结冰。
随着曹铄、曹昂、曹德、刘辩下了马车,迈步前行,屹立于水中间的雍丘之上,一座古朴却异常典雅的汉代建筑群跃然眼前。
回廊立柱,青瓦白墙,很宽又很简洁的,汉代独有的大角度坡型屋檐,犹如一柄大伞,将整个学堂笼罩在其中。
孤岛上有屋宇百十间,另有厨房、设备间、广场、图书馆、亭阁等若干,中间唯独有一座独木桥,让太学师生通过。
独木桥前,曹昂摆摆手先回小学部去了,身为一个小学生的他,还没资格走这独木桥。
刘辩则是一阵心旷神怡,想不到他这个小魔王,竟然有一天能来洛阳太学捣乱,啊不…是求学,很梦幻呀,想想就很好玩,若是在这里面建立一个魔教,他当魔王,曹铄当魔头,那就有趣了。
独木桥边,有一座伫立了将近二百年的巨石,高五米,宽四米,厚两米,上面刻着八个秦小篆——“帝之辅弼,国之栋梁。”
研究这段历史的曹铄知道,这块太学石刻天下闻名,如今怕是有四百年的历史,乃是光武年间,从长安动迁到洛阳,安放在太学门口。
字体,为高祖皇帝刘邦时期的大书法家书写,纯金填色,无论是晴天雨天,这八个金灿灿的大字耀耀生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