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节 同窗(3/4)
也许,这就是随着年龄增长,对“功绩”两个字更加深刻的理解吧!
行过礼,古凌瞬间又恢复了之前油滑的模样。他拍了拍杨天鸿的肩膀,亲热地说:“杨兄弟出身豪门大族,想必也是吃不惯这国子监厨房里的粗茶淡饭。后舍前面的大路朝左拐,三里多路就有菜馆。虽然比不上京城酒楼的手艺和味道,却也聊胜于无。今日你我二人相遇,也是缘分,就让我来做东,请杨兄弟好好喝一杯。”
说着,古凌拉着杨天鸿就往外走。
山腰上,有一片宽敞的空地。
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地上的黄土夯得平实,甚至还修了专门的排水沟。沿着空地周边,建起了一排竹木结构平房。虽然未用砖石,看上去却也精致小巧。更重要的是,这里至少有数十家菜馆,还有不少山民背着新鲜蔬果叫卖,形成一个颇为热闹的小规模集市。
得意楼、清风阁、松涛雅苑……
看着菜馆门前的这些名字,杨天鸿仿佛又回到了繁华热闹的京城。他很奇怪,为什么这山间菜馆居然都与京城各大酒楼同名?难道,这个世界的盗版,就真的如此肆无忌惮?
古凌应该是经常出入这里的菜馆,在点菜方面很有一套。
一道泡椒兔肉嫩辣爽口。红艳艳的辣椒在陈年坛子里泡至发酸,剁成碎末。现宰活杀的兔子剔去骨头,切成拇指大小的块,葱姜调料热油倒下去,随便几个翻身就起锅装盘。端上桌来,兔肉鲜活得仿佛还在颤动。偶尔吃到一块兔肝,更有一种令人不想放下筷子的特殊口感。
从山上摘取的新鲜蘑菇,搭配从红白相间的切片火腿。大火翻炒,还要洒上嫩绿的花椒叶子。这种吃法通常只能在山民家中才能看到,但是不可否认,花椒叶与火腿咸鲜的滋味配合完美,加上蘑菇爆炒出来,别有一番风味。
肉汤的做法有些奇怪,杨天鸿也是头一次见到。那是把整只猪腿肉摆在石臼里用力舂碎,直到皮肉混合,变得面目全非。其间,还要不断加入各种调料。然后,把黏糊糊的肉末在热锅里加油炒至半生。然后呼啦啦一勺滚水浇下去,快速放入花椒、香菜、葱花、蒜泥、辣椒面,盖上锅盖大火熬煮几分钟。起锅以后,就是一盆奶白色的浓汤,上面浮泛着令人垂涎欲滴的鲜红碎辣椒。夹起一块肉送进嘴里,那猪肉入口即化,猪皮脆嫩无比。
古凌点了一壶酒。只不过,数量有些少。分开来,不过是每人两杯。
两个人边吃边谈,杨天鸿从古凌口中知道了不少关于国子监的秘闻。
这片位于山腰的集市,乃是国子监高层默许的结果。
国子监内有很多gāo • guān显贵之后,书院厨房提供的膳食甚为简单,不过是清粥小菜,馒头米饭。寒门学子对此也并无不适,身家丰厚之人却很不适应。出于学院内部的秩序稳定考虑,才特意在山腰设置了这片空地。当然,豪富之人在此用餐,也只能是偷偷摸摸,根本不敢大张旗鼓。即便喝酒,也只是浅酌即可。若是喝得酩酊大醉,必定会被管事撞见,毫不留情的当场开除。
总之一句话,国子监高层都知道有部分学生在这里吃饭,但谁也不会说破。当然,这种事情也有一定代价。设置在山腰的这些菜馆,统统都是京城各大酒楼的分号。所有收入的百分之五十,都要上缴国子监。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耐不住粗茶淡饭贫寒的人,都不会在意这里比京城高出足足数倍的菜价。国子监正是用这种颠倒交换的方法,维持着学院厨房对贫寒学子近乎免费的食宿帮助。
用古凌的话来说:那些穷鬼书生对此心知肚明,谁也不会说破。他们其实很清楚,若是没有富家子弟在山腰菜馆用餐,他们自己也就没有吃的。大家各取所需而已,只要井水不犯河水,这种情况就会永远存在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