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3(1/2)
何事咱们何须庸人自扰。”唐格淡淡地道,他是心中忐忑,却首相到手患得患失。
人有时候真的很复杂,唐格明白王秀创办书院的隐患,却无法去阻止,甚至还有一丝欣赏。
从学术和社会上看,玉泉山书院都独具特色,不仅创造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财富,士子也不再拘泥于诗书,办学就应该如此,想必即将成立的钟山书院,也会大放异彩。
孙傅见唐格竭力回避,也就不再深究,捻须大笑道:“钦叟兄,我倒想去应聘书院,终老林泉。”
唐格一怔,立即明白孙傅意思,是在提醒他争学生,正色道:“不过以事论事,无论怎样说,玉泉山书院利大于弊,只要善加诱导,士子们还是大有所为的。”
孙傅悠然自斟杯茶,笑道:“有李伯记在,我问他许多作甚,来来,钦叟兄,喝茶。”
其实,王秀一点也闲不住,他刚有点闲暇,就被洪真给缠住了。
钟山书院绝对是王家独资的书院,王卿苧大笔一挥圈了十几倾土地,还不算围了的两个小山头,慢慢地打造成一处亭台楼阁俱全的庄园式书院,真是奢华到了极点。
王秀看到这座气派的书院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姐也太有气魄了,这得要多少钱财啊难道要组织一批人马单干,争玉泉山研究院的专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六六八章徐淮战事的结束1
今年,大姐可又把杭州王家座钟生意抢了一层,让王家兄弟憋屈地傻笑,又无可奈何。
“文实看看,看咱们这钟山书院,比那玉泉山书院如何”洪真洋洋得意,尽管没有招生开办,但就这所书院的规模,已经超越玉泉山。
咱们的钟山书院王秀一阵牙疼,慢悠悠地道:“别看我,我可没功夫磨叽。”
“呵呵,你只要担任山长就行。”洪真一脸的不怀好意。
王秀摇了摇头,为难地道:“回到朝廷不比地方,实在难以分身啊”
“玉泉山只是探路石,并没有达到文实心愿,钟山书院才是真正能传承的地方,文实不要因小失大。”洪真慢悠悠地道,他是拿准了王秀心思,绝对的有恃无恐。
王秀默然不语,人家洪真说的不错,凤凰山书院的传承,只能说半数秉承他的思想,并不能全然尽意。可以说,钟山书院被他寄予厚望,如果可以的话,他必须要牢牢把持。
洪真一脸地轻松,他就吃定了王秀。王秀用软鞭指着地形沙盘,朗声道:“虏人在江淮深入再远也没关系,哪怕他们过了江也无妨。现在,重点在徐州,打好徐州之战是此战关键,决不许任何意外发生,一切要为徐州让步。”
李纲、谭世绩、朱胜非还有刘光世静静地听着,没有人刻意地去说话,完全出乎唐格的预计,王秀在干预枢密院决策,却让人听着有理,没有几个人说三道四。
先不说利国的重要性,徐州的关键位置突出,一旦封上口子,把金军后队击溃,兀术的南下大军将成瓮中之鳖,巨大利益让人无法拒绝。哪怕兵力不占优势,也要尝试一番。
“各位也都知道,女真郎主病情加重,他们北归势在必行。我们一定要层层拦截,重创他们,打垮兀术,让虏人绝了南下心思。从此不再做非分之想,给我行朝十年休养。”王秀的话扔地有声。震耳发聩,显现出霸道的一面。
“能否全歼”李纲满怀希望地注视王秀,他对王秀的军事才能,有相当的信心。
哪怕新军制实施过程中,新军战斗力并不强悍,但那也是缺乏磨合造成的,他却从中看到兵种搭配的合理性,还有军政和军令的有效结合。只要有时间进行磨合,爆发出的战斗力绝对惊人。
王秀冷眼看着地形沙盘。足足有十个呼吸,郑重地摇了摇头,沉声道:“凭天意,尽人事。”
李纲并没有因此气馁,毕竟对方南下主力是马军,兀术完全可以抛弃杂牌军,恢复马军的机动性。宋军是很难实施拦截的,王秀也不是神仙,要说出绝对的承诺,他反倒不信。
稍加沉吟,目光转向刘光世,沉声道:“各路兵马最新动向”
刘光世对李纲甚为忌惮。一改对待谭世绩时的散漫,清了清嗓门,朗声道:“徐州外围已经部署完毕,恐怕已经开打,京畿的兵马正在南下,但遭到虏人马队反击,损失不小。侍卫水军北上大军正在归途中,江淮制置司船队正在奔赴淮水;殿前司集结五万大军,在清流、来安一线和虏人相持,各地签发乡军六万人抵达行在。”
“看来形势还是有利的,行在又增添兵马,只要封住淮水,兀术就插翅难飞。”李纲若有所思地道。
刘光世很认真地道:“只是淮水水浅,恐怕拦截不了虏人,他们在京东还有数万大军。”
话很明白无误,淮水不是大河和大江,枯水期水浅,金军可以涉水过河,水军拦截效果并不理想,要是在大江上,三千水军应用得当,足以让金军头疼。
他们不知道的是,看是几万金军过了淮水,真正的精锐部队也就是不到万人,兀术的主力马军,早就在淮水北岸,随时可以掉头北上。
最重要的关键点是,刘光世指出京东尚有金军数万,完全能接应兀术北撤,宋军兵力不占优势,难以实施拦截。
李纲非常明白,但他要的是结果不是困难,新军制最让他欣赏处,是军令贯彻的权威性。
只要形成军令,各级将校必须无条件服从,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完全不同他当年尴尬,态度坚决地道:“无论如何,必须要重创兀术。”
谭世绩看着李纲强硬态度很矛盾,作为知枢密院事,他也想建功立业,歼灭或重创女真人主力,当然是天大的好事,只是李纲太强势了,让他从心底感受到压力。
王秀一直很担心李长昇,上岸兵马遭到金军马队打击,只字未提李长昇。
从官塘的只言片语中,他也了解到侍卫水军艰苦的一战,却不太了解整个战斗过程。
原本,侍卫水军挺顺利的摧毁金军海船船队,几乎俘获了所有战船,可以说是取得空前胜利。但是,虎翼军撤退并不是那么容易,他们还要焚烧一切物质,就在准备分批撤退到海船上,高升率马军突然到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