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4(2/3)
辛炳急忙走过来,接过了官塘稍加一看。脸色大变,急忙递给了李纲。
何为。已经快要外放的人了,但既然还再干一天,那就尽自己的职责,他当先看了眼王秀,轻轻颔首退了出去。这里最低的都是都承旨,哪有他驻足的份,他非常知轻重。
李纲看了官塘也很不好看,恨恨地道:“徐州守臣张岩洞弃地而循,彭城已经失守。混账,简直就是懦夫。”
“什么,利国监如何”王秀大惊失色,徐州被攻破了,那利国会怎样他几乎不敢想象,他不在意彭城而在利国。
“这个张岩洞,朝廷待他不薄。竟然如此贪生怕死,弃地而循。万死不足抵罪。”唐格极为气愤,最后一句几乎是喊了出来,一张老脸憋的通红。
在场众人哪个不知,这位知徐州事张岩洞是唐格的赏识之人,在唐格的举荐下。张岩洞除直秘阁,外放徐州大郡牧守,也难怪唐格气愤异常。
不仅丢了大面子,还要担负不小的罪责,搞不好才当了没多的宰相,就要被人拿了理由赶下台了。
“罢了,时局混乱、人非圣贤。谁又能知道人心。张岩洞懦弱之人,不足诸位动怒,时下紧要之事是增援徐州,如果利国没有失守,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保住利国。”王秀并不想追究责任,唐格担任首相最符合他当前利益,也能平衡朝廷诸多势力,索性卖了个大大的人情。
只要利国监在手中,就算淮北糜烂又能怎样
唐格见王秀为他推脱干系,自然明白对方算盘。不过,他还是很感激王秀,范宗尹作为御史中丞列席,肯定是要弹劾他举荐不当的罪责,有王秀的话或许自己能躲过一关,不免生出几滴子虚汗。
徐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他们没有理解到王秀的程度,秦桧冒然道:“徐州沦陷,下一个就是宿州,看来淮上之战不可避免,应再调殿前司一军北上。”
朱胜非深以为然,道:“江淮富庶之地,岂能由虏人任意驰骋掠杀,我看侍卫水军沿江制置使司,也应该火速调大船入淮妥当。”
李纲也认为不是纠缠唐格时候,至少不符合当前朝廷权力平衡,彭城既然失守,那徐州全境的陷落是迟早的事。
当务之急是调动大江上部分水军北上,再出动殿前司兵马,汇集三个军在水军的配合下,尽可能挡住金军的狂飙。
任何有识之士都明白的常理,兵法上的势讲究的就是变化无常,因势利导。
当江淮门户大开,就算兀术无意江南,但战局发展到一个有利的程度,相信人家会变动策略的。尽管,他们口头上不承认,但都明白数万女真族马军的破坏力,要在平原上非得十余万人组成的军阵,才有可能遏制其攻势。
他紧锁眉头,冷冷地道:“京东本已残破,为缓冲之地,江淮是行在藩屏、富庶之地,岂容虏人任意驱驰。”
王秀却不在意江淮,他坚定不移地道:“火速传令王德放弃郓州,集中兵力增援徐州,令宣抚司再调集万人,会同王德一同增援徐州,一定要把虏人驱逐出去。”
李纲眉头紧蹙,他听出来王秀为了保住利国,哪怕把金军放过淮河也在所不惜,不悦地道:“王大人,徐州失陷不可避免,为何还要放弃郓州救援,要知道郓州失守,虏人会一路向西,偏师可能汇集河北兵马威胁开封。”
王秀毫不在意李纲说法,他肯定地道:“彭城是被主动放弃的,封元却没有消息,我敢肯定他还在坚守利国,就算整个淮北失守,虏人兵进江上或是临近开封,也必须要保护利国监存亡,只要有一线希望,能不能放弃。”
众人很不理解王秀的坚持,徐州战略地位很重要不假,却不能和开封和江淮相比。利国纵然是铜铁重地,又有许多研究在做,但终究不过是监城,难道是为了个人王家在利国可是有诺大的生意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六五零章王秀论兵4
“利国发展到集天下能工巧匠的程度,财富也是天下少有,一旦被攻破的损失,各位想过没有后果”王秀毫不客气,他绝对是出自负责任的心思,又朗声道:“我也不准备多说,徐州的人才和财富姑且不论,若能重新控制徐州,就能重现当年态势,兀术想要北归,最少也要脱层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