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2(1/3)
“其一,连年战事,军制混乱,各地将校编制庞大,朝廷供养不足,改制是必然。各处大臣纷纷奉行朝廷旨意,新军制顺应将帅心意,不可违背。其二,朝廷新军制势在必行,无讲武院出身,将帅无法升迁,但没有侍卫马步军大小学校操训,也很难继续升迁,各地将帅纷纷前往行在。太尉只让两军将帅去行在,忽视侍卫马步军大小学校,误了陕西将帅前程,流言纷起,极易对太尉不利。其三,太尉身为朝廷大将,公然抵触朝廷旨意,使宣抚司不能节制都统制司,恐怕会引起两府猜忌,此非大将善终之道。”
吴见曲端沉默不语,认为对方听进去了,至于他能劝说到怎样的效果,只能听天由命了,一咬牙道“王相公推动军制,两府几乎没有阻拦,太尉以为两府会坐视先不说两府诸公,单单王相公的手段,恐怕不是常人能。”
“王相公,哦,在朝守丧五年,外放出自杭州。”曲端很不在意地道,他算是很客气了,要不是王秀有保荐的情分,他早直呼名讳了,他眼的王秀是个温尔雅的人,有点领兵的小手段,根本谈不尊重。
“太尉这样看王相公,那大错特错了。”吴的将才不如曲端,也不如刘,但政治眼光绝对不差。不然,历史也不会为吴家打下蜀川的江山。
“王相公自利国发迹,哪一次不是赫赫战功,更兼杀伐果断,连碧眼相公也毁在他手。再说,王相公那是以退为进,精忠王事再尽笑道,居朝控制外廷,可以说名利双收,王相公声望如日天,又对太尉颇为赞赏。”
曲端吸了口凉气,这句话相当有杀伤力,他再看不唐重、王庶,也无法和王秀乃至两府抗衡。他心有很不情愿,却有点沮丧,寂落地道“唐卿,容我三思。”
他是准许两军将校前往行在,但分派去侍卫马步军大小学校的将校吏士,却一直压着不办,却没想到朝廷雷霆之怒,还有陕西六路将士的前程,万一闹大了,不用朝廷发话,光是西军将士能让他喝一壶。
不能不说,吴的话如雷贯顶,王秀表面温尔雅,实则杀伐果断。从前他不愿去深想,现在细细品味还真是,从镇压方腊的狠毒到扳倒碧眼贼,又在危难斩杀折彦质,率十万大军征战,人家的能力绝对在他之,更兼对他颇为友善,要真是惹怒了王秀,那也是他自找没趣。
行在大内后湖泰和亭
“张相公的病情怎样了”朱琏坐在软椅品茶,黛眉间有一丝淡淡地惆怅。
张去为站在亭外,谨慎地道“娘娘,奴臣见张相公有好转,但气脉虚弱,仍旧不能下床,请罢枢密使差使,说是以免误了朝廷大事。”
“病的这么重,你都看在眼里哦,医官怎么说的”朱琏放下精致的青瓷杯,请辞差事,说明病的不轻了,她再也不能等闲视之。
张去为揣摩朱琏心思,慢悠悠地道“张相公年迈,殿省御药说,恐怕支撑不了太久。”
朱琏若有所思,昨天王秀的密奏,说新军制推行阶段,张叔夜可能借病避事,但张去为带殿省御药探望,看来真的有病,她有点拿捏不稳了,道“明天,你带翰林医官去。”
御药和翰林医官是不同的,御药那是外官,翰林医官属于入内内侍省翰林院。是宦官系统的医官。
还去啊张去为暗暗叫苦,这可不是好差事,名为探病实为窥探,以张叔夜的老道,自然能悟出其道理,见面不免尴尬,想想张伯奋送他的表情,让人情何以堪啊
张去为下去,张泉请孙傅、秦桧到来。
“娘娘,各路禁军九百五十名将校,三千二百吏士全部到齐。”孙傅例行公事地禀报。
“嗯,陕西的来全了吗”朱琏神情怡然地道。
孙傅神情肃然,闭口不答,脸色却极为不满。
秦桧是主管兵部的,只得道“陕西曲端奏,虏人盘踞河东,党项对横山虎视眈眈,暂不能汇集将校南下。”
“曲端是腹背受敌啊孙相公如何看”朱琏不满之意溢于言表。
“朝廷旨意,两府决断,岂容大将作梗。”孙傅决然道,口吻显露出杀机,他是优柔寡断不假,但对防范武将却异常坚决,没有半点犹豫。
是非,他还是很坚决的,不能容许将帅专横跋扈,由于牵连唐重、王庶,他提出大将作梗,掩饰唐重、王庶二人无力节制曲端,把非议推到曲端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