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2(2/2)
“相公要经营域外,博取万国之利,以供华夏是无不可,但殖民恐有违天朝垂范”朱琏理解王秀经营海外意图,但对外邦的裸掠夺,是她所不忍心看到的。
“娘娘,水军在海外建立城寨、扩展土地、雇用当地土人、开矿垦荒、并非无代价的。而水军海船的存在,又令各酋国对朝廷忌惮,更加有效的牵制交趾,稳定西南夷人,让朝廷更好地掌控百夷。”
“那也不能随意役使番邦生民”孙傅似乎有所动摇,王秀的话显然打动了他,但他本着儒家经世原则,对抄掠异域有着本能的抵触。大宋士人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也有开放的心态,却独独少了开疆扩土的雄心壮志。
自开国的收复蓟北十三州,最终沦落到提十万雄兵,收复蓟北,也不如东华门跨马游街,士人的血性逐渐凋落。
“岂是随意役使,相信利之所在,那些贵酋乐意和朝廷交换,获得原的丝帛青瓷,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奢华。”王秀目光闪烁着兴奋地笑,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是他南海战略的基点。
孙傅见王秀一副奸商的笑容,不禁暗自摇头不已,奸商,真是个残暴的奸商啊
张叔夜眉头一动,看来王秀早有腹案了,大宋水军的**成军,已经进入倒计时,谁也无法阻止,你看不起商人可以,但要无视商人的力量,那大错特错了。不过,李宝、官谦等人好运气啊孙傅、李纲、唐格等隐隐意识到,王秀是以退为进,放弃侍卫马步军,在大家都不以为然的情况下,掌控了大宋水军,主要将帅几乎都是王秀的旧部。
但是,没有人主动去揭开这层遮羞布,王秀沉寂了五年,虽说从朝影响外朝,却让他们无话可说,人家给了你发挥的空间和时间,你要有本事也归隐五年看看所以,在利益的交织下,大家都保持沉默,先观望再说。
“此举甚善”赵谌冷不防插了句,让孙傅、唐格等人大吃一惊,李纲正待要说什么,却听又说“军制是何说”
王秀见赵谌着眼军制,倒是暗暗点头,沉声道“臣以为兵在于精不在多,自艺祖、太宗时,朝廷禁军不过二十余万,能征战天下,荡平诸国。而今,空有百万大军竟不能北收失地,空靡钱粮千万,革新军制,编练新军,已经刻不容缓。”
“禁军,确实到非整治不可的地步。”李纲感叹地道,他对王秀所言深有感触,禁军实在太多了,宗泽诏安的盗匪义军,足足有百万之众,算大部分放归田园,也还是留下不少,战斗力都不算强,基本属于摆设。
王秀微微颔首,他和李纲的观点稍有不同,认为宋军数十万大军不敌数万金马,并不是战斗力的问题,核心原因是大宋的治军思想和体制。
“怎么办”张叔夜慎重地问道。
...
第五四零章首先从军制开始
“革新编制、精选吏士,集训将帅、培养新人。”王秀目光中充满了兴奋,军制革新阻力最小,他经过深思熟虑,认为经济上的革新,实际早就有了铺垫,需要某个临界点去启动,禁军已经影响到国策实施,到了不能等的程度,他决定先从军事上着手。
“禁军番号繁多,都统制、各军统制、正将互不相统,很难节制诸军,每战虽有十倍于敌,将帅却各主进退,被敌军各个击破,导致朝廷屡屡受挫。我看,禁军应建立一整套新军制,即可防范五代将帅专擅,又可临阵上下令行禁止,进退如一,以少量精兵担负重任。”
“设立将帅上下节制的方面都司,是为节制方面战事的衙门,下设军、旅、营三级统军将帅,以代替将兵法。都指挥使为主将,使副、都虞侯为辅佐,军、旅设立都参军和副都参军营设行军参军,参与军机,辅佐主帅决断。”
“都参军,参谋官”张叔夜诧异地望着王秀道,参谋官是有,那都是大帅征辟的能人志士,王秀明显有目地参军和参谋官明显不是一回事。
“参赞军机,本朝大将多用公使钱招募参谋官,但他们没有经过系统培养,大多不能胜任,也就是聊生有无。我想都司和军以上设都参军,营设行军参军,参军官由专门学堂培养,将帅必须有担任参军的资历,否则不予提拔。”
张叔夜点头称是,将帅用公使钱招募能人奇士,拿朝廷的钱培植本人的势力,寻常时候倒能容忍,但天下纷乱,将帅权力日重,身边聚集私人智囊,绝不是朝廷想看到的。他似乎有点理解王秀用意,建立参军制度代替私幕参谋官,让参预军机的幕僚成为由朝廷任命的将帅。还必须有朝廷培养出来,让他拍掌叫绝的是,隐隐有将帅与幕僚轮换担当,很大程度避免将帅长期统军的弊端,更避开了朝廷对将兵法的疑虑,部队的规模可以扩大些,各部能够**迎战金军。
“将帅官制简化。废除散阶,设官、职、阶。将帅授任不得由节级提任,将校选拔一律由朝廷设置各级武学堂授业,合格者授予低级将校官职,优等俊秀人才贴阁职,尽可能提高将帅决断能力。”
“再把虞侯从掌兵官拿出,彻底恢复唐代监察军纪职责,由兵部直接掌管,用于监督主帅,形同知州和通判。”
“朝廷以枢密院掌兵符。设都参军司,掌各都司都参军使,兵部主管各都司都虞侯监军。各级将帅层层统辖,主将统军,使副治军,参军使谋划,都虞侯监察军务。凡大军调令。有圣旨、枢密院虎符、兵部节令,都虞侯副署,到达军中,须得主将,使副、都参军、都虞侯四人揭令,主将签印、使副具名。都参军签令,都虞侯监管,缺一不能调兵。”
“徐徐试行,倒不失稳妥之法。”孙傅点头称是,他是文官不假,却也看到其中精妙处。
他对王秀的军制革新再不抵触,甚至有很多赞同。将帅是上下节制,但又把掌兵、监察、军机分开,那是结合将兵法和行营军制的有点,分而不破、合而不统。文官的控制力加大,实际加大朝廷掌控力。
“此法甚善,恐边帅不愿”张叔夜忧心重重,他看好军制革新,尽管军制有恢复熙宁前的痕迹,但不可否认有利朝廷,他所担心是将帅不满。
李纲眉头微蹙,厉声道:“朝廷大将,怎能不服朝廷调遣,若有,早察觉也是国之大幸,天子自有雨下利刃。”
果然是杀气腾腾啊王秀知道几位爷都是当世的人杰,有他们的认可,看来自己推动军制变革,阻力不算太大。如今,女真人每年都搞点动静,大事没有小事不算,边帅权力日增,他的打算很简单,与其让边帅隐性权力不断增加,不如给你权力,顺便再权力中下个套子,揖让将帅从容统兵,又让文官治军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