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3(1/3)
念,也没有可以实现的社会基础。王秀不是神仙,至少他没有掌握绝对权力,也无从谈起绝对的后现代化,商行内还存有大量家族性经营痕迹,无论是王卿苧还是沈家,都在商社内派驻了人员,安排了一些掌柜。
其实,所谓后现代的公司化管理,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家族产业,只要有人会有纷争,相辅相成也会有向心力,家族血脉无疑是最有效的向心手段,君不见后世洛克菲尔、摩根等大型财团背后的家族影子
在王秀回到利国监第四个月,在王记冶铁工坊的基础,王卿苧主持成立王记百货徐州分店,分店总部设在利国监,绝对是王家**经营的实体,也实行类似后世经理制,让工坊和矿山走正轨,不受家族人不正常的干预。
最不起眼也是最受王秀关注的是,分店内成立一个小小的机构,商水小学校格物斋铜铁研究所。
没有人关注这个格物斋铜铁研究所,小学校出来的士子,志愿来到利国分店,摆弄一些铜铁制品,连王卿苧也没有太多关注。反倒是好怪地问王秀,一群毛头小子,研究个什么玩意谁也不曾料想到,是这个小小的研究所,日后与某书院的联合,创造出不朽的辉煌。
一个王秀几乎忘记的人物,有琴莫言最喜爱的孩子,随着第一批小学生来到小胖墩。由于王秀开办小学校,他的命运注定不会被历史洪流淹没,这块真金还没有闪闪发光,却已经初露峥嵘,不能不说是历史岔路的幸运儿。
十四岁的小胖墩,见到王秀第一句话,是“山长,你把有琴大姐骗来,让我们想的好辛苦。”
大娘地,王秀当时绝倒了,差点一口气没提来,嗯,智慧都用在喜好的学问了
能被这批学子称呼山长,他很感激洪真,还有李长昇、刘仁凤他们。几年来,他们的坚持和耐心,造一批原本不可能有机会的学子,如同星辰般隐约闪烁,注定日后的辉煌。
如今,商水县被称为无童不入学,都是因为王家财大气粗,小学校有自己的学田、学舍,学子根本不用花钱,每月还给一些零用钱,一些乡民都愿意把孩子送来,至少能读几年书不是
在风甚盛的时代,只要有好机会,没有人不愿意子女不读书的,好歹也有个盼头啊连商水的官府也投入极大热情。为何大家不是傻子,教在吏部南曹考功,占了绝对大的重,全县无盲童,靠想想都让人兴奋,傻子才不支持,双赢的局面啊
洪真对教育事业倾注大量心血,书信透露要办书院的想法,得到王秀的认同。但是,他认为还不是大张旗鼓的时候,在回信告诉洪真,小规模地办,留下可以造的精英,他来准备书院必须的教材。这不是一件轻易做到的事,这几年再忙,他也没有放下回忆数理化,一笔笔给记录下来。
整个宣和六年,朝廷处于一片纷争,又有王秀的搅动历史,王黼的提前下台,造成某些的混乱。蔡京第四次拜相,本应四个月黯然隐退,现在却担任整整一年的太宰相,毫不风光啊便宜了蔡翛,气死了蔡攸。
但是,大势没有太多改变,一步步按部班缓慢进展,天灾不断,北方形势不断恶化,谭禛到底没有童贯得宠,刚刚组建完毕义胜军,无可奈何地去职,童贯再任宣抚使,真是几人欢喜几人忧啊河北和京东不断掀起民众举事,大宦官梁方平受命率军进驻京东剿匪,王秀却一反常态敛兵保民,绝不参与镇压。宣和七年的新年刚过,王秀的任期也到了,在六年的任,他自问任何遗憾了王家的生意在利国走正轨,在他建议下王卿苧早回去了,有琴莫言名正言顺留下,夫妻和谐、举案齐眉,可惜一直没有孩子,让人伤透脑筋。
center
...
第二七六章利国父老的再次敬意
第二七六章利国父老的再次敬意
整整六年过去了,二十五岁的王秀已经有了绝对的资本,在两天前他任满,他再次接到入朝述职的诏令。匕匕小說
“官人,该收拾的都差不多了,不知道官人临行,士民会不会万人空巷”有琴莫言打趣地笑道,次万人空巷,时值一年不知又能怎样。
王秀撇撇嘴,奚落地道“他们不骂我,我心满意足了,还送,我可不奢望。”
他是实践理想不假,但主要精力还是用在发展家族产业。尤其是王记百货徐州分店的利国冶铁工坊,建成了双高炉炼铁,效率大大的提高,几乎成了利国监冶铁工坊的老大,在行会里的话语权举足轻重。王家**的分店和在商行内大例的股份,也让王记百货成为巨无霸。
陆尧,嗯,这位曾经的小厮,如今可是王八之气四射,财富乃至艳遇不断,在利国是乐不思蜀啊他可是王记百货徐州分店的大掌柜,又是京东铜铁商行的王家的代理人,双重身份的影响巨大,人们巴结的对象啊
郑彦也留在小胖墩身边,两人成为死党,整天神秘兮兮地混在一起,不知捣鼓些什么。
还真别说,他们捣鼓出的几样玩意,还真的提高钢铁产量。两个家伙又对蒸汽设备有了极大兴趣,把王秀缠的没办法,专门用了几天时间,绞尽脑汁的讲述,把图纸画出来才被放过去,被他们拿过去如痴如醉地研究。当年的胖墩和工坊里的少年,成为分店和工坊的顶梁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