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5(2/2)
朝廷把天下士人一打尽,对士人是一种优容,但同时又是士人的悲剧,取士太多官场竞争力提升,那几个显要职位,大家都眼巴巴地争夺,僧多粥少啊现实摆在那里,他不知该怎么劝慰,只得叹道“本叔兄,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不能气馁啊”“话是那么说,事不是那个事,我看好小学校了,大不了不干这个主薄,我来帮你管理庶务。”王秀倒是吸了口凉气,他并不吃惊洪真的辞官,也不在乎什么庶务的,而在于洪真的果断取舍,绝不是一般人能抉择的,除非有过人的毅力和敏锐的判断力才行,人家到底看他什么
center
...
第二零八章利国监
第二零八章利国监
不过,他隐隐琢磨出洪真另一层意思,投资,对,洪真在对他进行一次华丽的投资,把前程全部压到他的身,一旦他飞黄腾达,洪真也会跟着气运大增,这是主动寻找机缘。匕匕小說
他是展现出较为出众的才华,但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外放甚至是避开争斗,洪真真的敢投资
洪真见王秀一脸的玩味,似乎明白他的用意,的确,他是做一次政治投资。他亲眼看着王秀崛起,把王家从潦倒引正途,短短两年时间,完成他十几年不曾到达的高度,真是何等的妖孽啊
他在商水县听的最多地是,王秀在东京的惊人举动,龙飞黄甲第十,还没有授官入延福宫面圣,总理各国事务公署实际组建人,皇宋银行和东南海事局的首倡者,刚入仕途被加直秘阁的贴职,还有从东京传来风格妖异的诗词,让他看着叹为观止。
王秀的所作所为,让他在深思熟虑后决定,既然自己前程黯淡,何不在这位人身赌一把不过是主薄而已,能和王秀牵线,不要这从九品小官也罢。
“本叔兄,你也不必辞去主薄。”王秀淡淡地道。
洪真摇了摇头,玩味地笑道“我又不是辞去阶官,这个主薄实在让人厌倦。”
王秀基本可以确定洪真的诚意,基本没有悬念的投资,他不得不佩服洪真的决然,他默默地点了点头。
既然要去任,带家眷也是应该的,王秀却劝说有琴莫言留下,让家人很不理解。
哪有新婚把娘子丢在家里的按照制度一走可是三年啊李寡妇还专门找过王秀。
“秀哥儿,你不带妹子是不行,哪有你这样的,新婚燕尔把娘子仍在家里,自己独个去外地任”王卿苧当着有琴莫言,不停地数落王秀。
王秀是有苦难言,他不带有琴莫言任真有苦衷,京东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啊
括地所屙的那一摊子屎,正在不断发酵着,很有可能会爆发dòng • luàn,嗯,应该是铁定酝酿成bào • luàn,他可不想让有琴莫言身处险地。再说,他这次是担任知监事,又不是什么大郡,带娘子任干嘛啊还不如让有琴莫言留下,多帮帮大姐做生意。
“大姐,别说哥哥了,是我要留下来的”有琴莫言拉着王卿苧道。
王卿苧瞪了眼有琴莫言,一副恨铁不成钢地样子,抱怨道“妹子,他这样欺负你,你也能忍了”
“哥哥欺负我什么了大姐,哥哥不带我去赴任,肯定有他的道理,咱们别给哥哥添乱了。”
王秀深深看了眼有琴莫言,深感她的知书达理,柔声道“妹子,你和大姐要好生照看生意哦,大姐,办小学校的事,还请大姐费心,也用不着多大的地方,有二哥、三哥他们帮衬着,县里的洪主薄也会帮忙”
王卿苧白了眼王秀,蹙眉道“你倒会躲清闲,一句话让别人跑断腿。”
“这不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嘛”
“你小子,干嘛你姐,看我怎么打你。”
“大姐,你别再拧哥哥了”
“妹子,他不带你去赴任不带,他走后我和你去开封,见见那狐媚子。”
“大姐。”王秀吞了口唾液,差点没被大姐吓死。
王秀要走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商水县,一时间门道贺的人络绎不绝,连知县也备下厚礼门,态度相当的温和。
怎么回事他入仕一年多外放知监,说起来和商水知县平级,但里面的猫腻可大了。
监设置可以是州一级,也可以是县一级,无一例外都是有盐铁金铜或是其它关乎国计民生物品的产地,而且还是大量出产的地方。利国监冶铁制钱,绝对重要的地区,更是京东大郡徐州最重要的敛财地,半数之税赋来自利国。
对外放官员来说,那是能捞到大笔政绩的地方,知监事是不求无功但无过,那三年的考功,往往最低也是个,哪能不惹人眼红啊
知县酸溜溜地道“老弟真是能人,老哥我连任二县,也没有得到这等好事啊”说不眼红,那真是伪君子,他还不算太虚伪。
王秀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利国监出产优质铜铁不假,那也是大宋的军械制造地,完全是大有可为的地方,他的心思早飞到徐州去了
在临行那天晚,他和有琴莫言温存良久,才低声说道“妹子,你等我三年,任满后能一起去东京,嗯,要不我先去任所看看,等局面稳定下来,我再给你们书信,咱家可以办冶铁工坊。”
“哥哥放心,奴家明白。”有琴莫言莞尔一笑,一切尽在善意。
利国,早在先秦时代,利国有了开采冶炼业,形成了聚集的村落。汉代在小北山设“铁官”,唐朝设置“秋丘冶”。大宋名将狄青曾在利国炼造冷锻盔甲,太平兴国四年,由于采矿炼铁规模宏大、成为天下四大冶铁地之一,升格为“利国监”。
元丰元年,苏轼知徐州,利国监是年产生铁近二百万斤的冶炼心,商贾云集的场所,可以说富的流油,但守卫力量很薄弱,经常有盗贼打家劫舍。
苏轼果断征用有良家子,装备精良的甲仗,由禁军教头训练,并由大户出钱供养,不糜费朝廷一钱,把那些盗贼震慑的不敢轻易接近利国监,达到了以冶护冶、以冶守冶的目的。经过苏轼的治理,原本盗匪横行的利国恢复了繁荣。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制度都废了,护卫也解散了,再加地方官乱搞,别说利国监乡军土兵了,早没了踪影,尤其大钱横行,那点军饷还不如当个酒肆小厮,谁傻啦吧唧的出力不讨好。
到了赵佶主政时,几任知州贪图政绩,更把好端端的利国监搞的乌烟瘴气,销路也日益萎靡。白土镇的采炭也是稀里糊涂,煤炭的供应时断时续,成本费用居高不下,实在让人气氛,这是王秀到任后所见所闻。
蔡耕道也没有好办法,他是知州不假,有蔡京做后盾不假,但利国作为全国首曲可指的冶铁心,早形成牢不可破的利益集团,他们和东京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连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