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35(2/2)
孙策剑眉一凝,陡然间一声暴喝,手中银枪正面轰出。
呜——
海潮澎湃的巨响声中,一道真气之刃呼啸而出,穿越十步距离,朝着阻挡于前的杨业,浩浩荡荡的轰去。
他是要一枪把杨业,还有后边载着卑弥乎的马车,统统轰为粉碎。
杨业却丝毫不惧,手中大枪正面迎击而上。
七子天赋,触发!
瞬息间,真气之刃轰至,武力值不及百的杨业,单凭枪锋之力,根本没办法抵挡,大枪立时被震荡开出,那力道未消的真气之刃,无情的就撞击在了他的当胸。
砰!
一块沉闷的巨响,就仿佛一块硕大的巨石,撞在了一道钢铁长城上,石块轰然四碎,长城却巍然不动。
陡然脸色陡然惊变,心中惊呼:“金刚不破!这姓杨的,竟然真有金刚不坏之身,这怎么可能?”
惊愕时,kua • xia战马却依旧奔腾向前,眨眼间他已杀到杨业跟前。
孙策急提一口气,趁着杨业手中大枪还没有收回之时,双臂灌足了力道,银枪顺势朝着他当胸刺去。
这一枪的力道,虽不及真气那般浩荡,却是初级武圣的超强身体本有的肌肉之力,同样是强悍无匹。
只听“咔嚓”一声撕裂脆响,那锐利无匹的枪锋,很轻易的洞穿了杨业胸前护甲。
下一秒钟,却只“铛”的一声,破甲的枪锋,就象是撞在了铁板上,硬生生的被咯了回来。
刀枪不破!
两击不中,孙策彻底的被杨业的邪门能力所震撼,惊到目瞪口呆,心中分寸大乱。
眼前卑弥呼他是杀不了,后边的陶商又马上追至,他思绪立刻转过千百个弯,即刻认清了眼前的形势。
逃!
念头一生,孙策只得恨恨不甘的咬了咬牙,立刻拨转马头,逃往了乱军之中。
此时两军混战,孙策逃往乱军之中,仗着自己的武道一路狂冲,倒是无人能挡。
陶商见马车安然无恙,不由松了一口气,勒马停下了脚步,没有再追击下去。
“陛下,让臣去追杀那孙贼!”杨业大叫着就要转身追击。
陶商却青龙刀一横,冷哼道:“不必了,就让孙策再蹦哒几天,他是掌不出朕的手掌心的。”
杨业这才作罢,下令四周铁骑护卫左右。
陶商拨马上前,走近马车,目光一眼看到了掀起的车帘内,那张秀美的脸蛋。
这女人,就是他长生所需的“处子之血”的来源,倭国的圣女卑弥呼了。
而此时此刻,卑弥乎望着孙策逃离的身影,却贝齿紧咬着朱唇,脸上涌动着深深的愤恨和失望。
直到此时,她才幡然省悟,原来孙策方才回来,并非是要救她,而是要亲手杀了她这个累赘。
省悟过来的她,焉能不悲愤无比,对孙策恨怒无比。
陶商一眼看穿了她心思,便冷笑道:“放心吧,朕不会让孙策活着逃回倭国,很快,朕就会替你出这口冤气。”
第一千三百六十章生死存亡,在此一战!
朕?
眼前这身着金甲,英气逼人,威武如山的男人,竟然敢自称为“朕”。
那就是说,眼前这男人,竟然是魏国皇帝陶商!
卑弥呼娇躯陡然一震,惊异的目光,目瞪口呆的望着陶商,红唇微微蠕动,却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半晌后,卑弥呼才反应过来,结结巴巴道:“他好歹是我的夫……夫君,我不需要你替我出气。”
陶商却冷笑道:“朕知道你二人是夫妻,但朕同样也知道,你和那孙策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如果朕猜的没错的话,你至今应该还是处子之身。”
此言一出,卑弥呼身形又是剧烈一震,脸畔瞬间涌起了浓浓的红晕,眼神震撼无比,就仿佛是见到了鬼一般。
“我以圣女不得破身为名,保住了自己的处子之身,这件事只有孙策一人知道,这个魏国皇帝远在万里之外,他是怎么知道的?
莫非就像孙策所说的,他真是魔鬼不成?”
卑弥呼震惊到哑口无言,脸色既是尴尬又是羞涩,不知该说什么。
看着这个面如桃花,神情惊羞的倭国少女,陶商不禁有几分心动,便笑道:“朕知道你对朕还不太了解,必是听那孙策说了朕很多坏话,放心吧,等朕灭了孙策后,朕有足够的时间让你了解朕。”
说罢,陶商一拂手,传令左右护送着卑弥呼折返北上,先回平壤城去。
陶商则策马提刀,再度杀向了败溃的倭军中,继续追击辗杀。
马车掉头,徐徐北归,卑弥呼望着陶商那巍然如神的背影,眼神复杂,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
南面方向,孙策和他的败军,则在一路狂逃。
这一次,孙策彻底的变成了惊弓之鸟,连停下来喘口气,收拢败兵的时间都不敢耽搁,连逃三天三夜,逃往了釜山港。
接下来的半天时间里,周瑜,太史慈和周泰等文臣武将,又陆续的逃来港口会合,计点兵马,仁川一役,他的五万兵马又折损了近两万余人,只余下不到三万残兵败将。
河岸边。
孙策望着茫茫大海,听着部将们汇报损失,不禁一脸落寞的长叹道:“十万大军死的只余下不到三万,这一次,朕是彻彻底底的败了。”
左右诸将,尽皆黯然神伤。
周瑜则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陛下不必灰心丧气,待我们回往倭岛,休养生息,整军练兵,他日再卷土重来便是。”
“休养生息?整军练兵?说的容易啊。”
孙策摇头又是一声苦叹,“倭岛本就是贫瘠之地,这十万大军已经是兵力的极限,如今损失几近,我们还从哪里来的兵源来整军练兵。”
周瑜语塞。
他跟着又叹道:“如今那卑弥呼也落在了陶贼手中,朕此番就算顺利退回倭岛,没有了卑弥呼,谁来为朕去压制那些反对质疑的声音,朕只怕整个倭岛很快就会叛乱四起了,朕自顾都不暇,还哪有机会卷土重来。”
周瑜无话可说,只能沉默。
一片唉声叹息,黯然神伤中,反倒是孙策率先平伏下落寞的情绪,拂手道:“事到如今,我们也只能断了反攻大陆的念想,看来朕与尔等,注定此生只能在他国异乡,了却余生了。”
长叹一声后,孙策拂手下令,残兵败将收拾行装,尽快登上海营中的战船,准备由海上退往倭岛。
号令传下,那些瘫坐在地上,一堆堆的喘气,惊魂未定的残兵败卒们,皆是有气无力的站起来,默默的走上栈桥,默默登船。
铛铛铛——
栈桥上,原本属于孙策的坐舰桅杆上,放哨的士卒突然间敲响了锣声。
孙策脸色一变,左右的倭军将士,普通士卒们,神经瞬间紧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