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1/2)
“又不正经了,这里这可是中军大帐。”
“这叫夫妻情趣,又没外人,害什么羞。”陶商一笑,伸手将花木兰拉向自己怀中。
花木兰嘴上虽然抱怨,身子还是半推半拒的被他拉过去,一屁股坐在了他的腿上。
她便只好按下羞意,嗔怨了陶商几句,将那一封封帛书情报拆开,一一念给他听。
耳听着那一封封密报,陶商目光沉静如水,心中却渐起波澜,眼神中不觉闪烁出几分年少轻狂的得意。
他不光在徐州,在冀州一带也安插着不少眼线,随时留心着天下各地的形势,这些眼线们便将“敌控区”士民对他生擒袁谭的反应,以密报的形势送来。
花木兰念出的这些情报,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
天下震惊。
陶商,那个曾经不名一文,陶谦的废物儿子,如今正随着生擒袁家大公子这件“壮举”,声名遍传天下,令那些不知道他的人,第一次听到他的威名,让那些轻视他的人,对他刮目相看。
这正是陶商想要看到的结果。
名气,在这个乱世之中,也是极重要的一项资本。
“现在天下人都知道你的威名了,我看谁还敢再小瞧我的夫君。”花木兰看着那些情报,不禁也为陶商深深的自豪,冷艳的脸庞间,尽是欣慰的笑意。
妻子的开心和自豪,让陶商更加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心情畅快,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禀主公,青州急报。”正当这时,徐盛神色凝重,匆匆步入大帐中。
他一入帐,正好撞见花木兰坐在陶商腿上,夫妻二人亲昵的样子,顿时尴尬,赶紧把头低了下去,不敢再看。
花木兰脸蛋顿是一红,忙是从陶商腿上起身,尴尬埋怨的白了陶商一眼。
陶商却是一脸从容,淡淡一笑,摆手道:“有什么急事,说吧。”
徐盛干咳了几声,方拱手道:“青州细作急报,袁绍已亲率两万大军进入北海国,三日之内便将进抵高密一切。”
袁绍亲统大军前来!
这个消息,着实惊人,令花木兰也是身儿一震,脸上羞晕之色立消,眼中掠起惊异。
陶商却丝毫不为所动,仿佛早有所料,只冷笑道:“早听说袁绍是个慈父,最疼爱儿子,果然名不虚传,很好,那我就会一会大名鼎鼎的袁本初吧。”
第六十三章会枭雄
三天后,袁绍亲统两万大军,进抵高密城。
高密乃是北海国南面最重要的一城,与姑幕城直线距离不过三十余里,袁绍率军进入此城,摆出一副进攻的架势,分明是想再攻琅邪。
一场战火,似乎无可避免的又要开启。
大营中,很快便被一股紧张的气氛所笼罩,上至将官,下至士卒,多多少少都有些忌惮袁绍。
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袁绍啊,坐拥三州之地,麾下谋士如雨,名将如云,实乃天下第一大诸侯。
袁绍的强大,连白马公孙瓒都不是对手,纵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也忌惮三分,主动把大将军的位子让给袁绍,自己只敢以大司空的名义掌控朝政。
公孙瓒、曹操,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地连数州,麾下精兵数万,时刻左右天下局势。
这些强大的诸侯都不是袁绍的对手,何况是陶商,这个只有区区一个小郡,兵马不过八千,将领不过三四人的小角色。
尽管陶商奇迹般的击败袁谭,却没有多少人相信,他还能打得过袁绍,即使是他自己的将领也不例外。
“袁绍坐拥三州之力,实力强大到不可想象的地步,咱们现在抓了他儿子,惹恼了这个庞然大物,此次他亲自率军来攻,只怕不好对付啊。”一向骁勇的徐盛,也对袁绍产生了几分忌惮。
“怕什么,他敢进攻,咱们就抄起家伙干他娘的,连袁绍这老贼也一块活捉,把他父子统统宰了!”
反倒是夫人花木兰,依旧天不动地不怕,一副神挡杀神,佛挡**的气势。
“夫人有斗志是好的,但袁绍不比袁谭,还是不可大意。”老将廉颇对袁绍也有几分忌惮。
话音方落,帐外亲兵匆匆而入,报称袁绍派了信使前来,带了袁绍的亲笔书信要见陶商。
陶商便令传信使入内,片刻后,袁家使者入帐,将袁绍的亲笔信奉于陶商。
那是一道邀书。
袁绍以大将军的威严口气,邀陶商明日在两家交界之地单骑相会,双方各只带一名护卫。
“袁绍屯兵高密,连日来按兵不动,却突然提出要邀夫君边界会面,这其中只怕有诈,夫君还是别去为妙。”花木兰劝道。
陶商却一笑,“袁绍好歹也是天下名士,对自己的声名必有所自恃,我料他也不会假借会面对我不利,我若不去,倒显得我陶商怕他,这次会面我还非去不可。”
陶商连袁绍的儿子都给活捉了,又怎么会害怕跟袁绍区区一次会面。
而且,他也要利用这次会面,审视一下袁绍的虚实,或许前来有一天,自己实力坐大,袁绍也会成为他的大敌。
左右见陶商决然,便不再多劝,花木兰和徐盛等将,尽皆自告奋勇,愿陪陶商前去护卫。
陶商最终选择了令廉颇随行保护。
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要知道袁绍麾下,可是有文丑这样武力值90以上的绝顶武者,倘若袁绍使诈,单凭文丑一人己之力,足以当场诛杀了自己。
放眼自己麾下,也只有老将廉颇足以与文丑相当,陶商也别无选择。
不觉一宿已过,次日,东方放晓。
陶商率七百步骑出营,沿着浯水东岸,向着北海国与琅邪国的交界方向而去。
陶商自信袁绍有名士气度,多半不会耍诈,但为稳妥计,动身前便做了周密的安排。
早在他出城之前,陶家斥候就倾巢而出,分布方圆数十里,随时侦察高密方向袁军的动向。
斥候不断的将最新情报送到,袁绍也依约只率七百步骑,以及一名护将离开高密城,一路向着边界而来。
天光大亮,晴空万里。
陶商驻马远望,但见北面沿河大道方向,一队兵马进入视野。
斥候很快就传回情报,证实那队兵马,正是打着袁绍的旗号。
陶商便叫兵马继续前进,须臾,两军在百步距离时,彼此都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数名斥候往来奔驰,传递着口询,确认着双方身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