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猜疑与交易(2/4)
但是这串佛珠原来的主人,则是来自一个女人,这个乞丐的母亲。
这位可怜的女人独自将他抚养长大到十三岁,然后撒手人寰,给了他这串佛珠。
正巧的是,正是那一年,千奇禅师开了蜀地二十多年来都没有见过的水陆法会,也不知道这位妇人的灵魂到底有没有往生极乐。
类似“带头大哥”玄慈方丈和叶二娘的悲剧一样,这个老乞丐的父亲,正好也是千奇禅师。
阅读完千奇禅师的所有传闻之后,李南察觉出一个十分不对劲的地方。
那就是在他二十七岁到三十岁这三年里,似乎没有关于他的任何的消息!
这十分不正常,作为千奇这样的名人,还如此爱惜名声,成都城关于他的传闻中,连他小时候的劝跟自己玩的小伙伴不要打蚊子,蚊子也是一条命的宣传小故事都有,想必就是千奇禅师发迹之后,为了充实自己的人设,命人传出去的。
但是二十七到三十岁这三年,不可能没有任何“事迹”啊。这么重要的时间段,李南记得千奇禅师二十五那年刚刚转为比丘,如果说多年后成名的他要粉饰自己的经历的话,刚刚成为比丘的这段时间,正是宣传的最好时候啊。
结果这段时间什么都没有,他的履历在这段时间干净得吓人,似乎被人刻意抹去了一般。
李南敏感的察觉到了里面的问题。
于是他让胡钉铰送来了这三年的内卫关于蜀中的情报。
又忙活了大半夜之后,李南似乎抓到了什么头绪。
这三年果然有问题!
根据蜀县的县志记载,再加上李南的这几天刻意地套话,最后还是在李偶那里,才得知那几年的情况,听过之后李南更加怀疑了。
就在千奇禅师二十七岁的那一年,蜀中先是在春天大旱,而后在七月又遇到洪水,之前西边的蛮人还造反了,所以那一年天灾**一起上,蜀人死了无数,大量难民涌入成都府。
千奇禅师在那年不仅不是默默无闻,而是为了劝说大户出粮出钱,又是无偿给死去的难民做法事超度亡魂,这让他在成都城开始有些名声起来。人人都知道有个为灾民奔走的千奇僧。
既然如此,为何没有任何消息流出呢?李南百思不得其解。
肯定是为了遮掩什么!这一点李南是可以肯定的。
以为抓到了千奇禅师小辫子的李南,如同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心想通过这件事,在千奇禅师身上撕个口子。
某一天,也不是那个士子喝醉了,开始胡吹大气起来,最后说着说着,嘴里就没有把门的,开始说起蜀中各位人物的掌故起来。
无意中说道的千奇禅师,说是听他祖父说过,这位千奇禅师别看他现在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年轻的时候风神俊朗,言语轻柔再加上佛法精深,不知道深得多少闺中小姐和贵妇的疯狂追捧呢,有人还送了他一个雅号,“蜀中辩机!”
我擦!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感觉,李南就仿佛脑中有一股线路被接通一样,心中顿时活泛起来。
那三年的消息之所以被人刻意抹去,难道???说不定都有孩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