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荀子与秦王(2/4)
伏念看着荀子,沉声,道:“秦国,一如老师当年入秦一般,没有半点改变,现如今秦王雄才大略,秦军将士气吞山河。”
“而如今秦国公子高逆天崛起,其人才略不下于其父,只怕山东六国没有机会了,这一世,秦将并天下为一国。”
荀子捋了捋胡须,神色难明,他自然是清楚秦国的优势,只是他唯一的担忧便是秦国没有儒家生根发芽。
“伏念,你觉得儒家落入秦国,未来会怎么样?”
秦国有志于天下一统,而且一直在这样做,这让荀子清楚,儒家若是一直反秦,未来只有被秦灭亡一途。
他已经年龄很大了,他需要为儒家争取一线生机。
“秦以秦法治国,儒家入秦,没有大用,儒家不入秦,反而能够抗争一二。”伏念语气幽幽,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伏念承认秦国很好,而且秦国也有一统六国的势头,但是他心里清楚,儒家不适合秦国,甚至于不适合战国。
“老师,当世战乱纷争,诸侯争霸的时代。孔子的“仁”道在这弱肉强食的年代显然行不通。各君主都只关心如何能够富国、强兵和扩张势力。”
“在春秋战国时期,数百年中,百家争鸣,各个诸侯国的君王都在尝试不同的治国理念,各个流派的人都渴望自己的思想能够被采纳。”
“不仅仅是我们儒家,更有道家,墨家、农家思想都是流传甚广,儒家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自从卫鞅之后,秦国接纳了法家,而法家也获得了秦王的青睐,这注定秦国会通过法家思想终结了战国时代。”
说到这里,伏念长叹一声:“但是老师,如今的秦国坚持的是法家么?”
“不!”
伏念连连摇头,朝着荀子,道:“如今秦国坚持的是秦法,秦人,秦国的法度,而不是法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