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这是朕打下的江山(2/4)
到时候是拆除掉城内的各种墙,还是保留下来将本来属于“邑”的区域设成“坊”,换一个行政单位名称的操作而已。
这种设想在短时内肯定是无法干的。
吕武琢磨着,需要留个组训什么的,教后代子孙怎么玩。
现在的“阴”地、“吕”地、“霍”地,但凡是开垦出来的土地都有“邑”和“邦”,基本上还是农庄体系的那种。
阴氏这么搞,直接成为晋国“邑”最多的家族,只是其他的家族并没发现而已。
至于南方的“原”地和“温”地?
吕武暂时不想教其他家族聪明,打算维持原来郤氏和栾氏的操作。
来自北方的客人,他们看着下方的“繁华”,看得一脸的呆滞,慢慢长大了嘴巴:麦糕点的,这是天堂吧!?
他们其实不信“卖糕”,并且那位“卖糕”卖到被钉上架子的大哥,其实还没出生的。
万物皆有灵哟!
他们开始对自己信仰的各种“灵”念念有词,用这样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震惊。
能听懂他们念叨的什么,一般是对祖先发出灵魂质问,要不就是对石头、山、树,也能是某种动物,嘴巴不念点什么,心无法安稳。
到底,他们哪里见过城池和城镇、乡村连成一片的景色,感到震惊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个就跟落后国家的人去到满是高楼大厦的城市,一下子感到震撼是一样的。
那些人又哪能知道,生活在钢铁丛林里面的不易。
吕武为什么要将这么一批部落首领和代表弄来自己的封地?
不弄不行的呀!
阴氏已经在开拓北部,又要对西部伸手。
一再碰上游牧部落,需要整合一波的。
这些游牧部落大多跟阴氏的武装干过架,只不过他们是被摁在地上锤的角色。
阴氏锤了他们一顿,再拿出好东西换所需要的物品,一般是马、牛、羊和皮革、皮草。
为什么要将皮革和皮草进行分类?
只因为游牧民族的皮革一般是羊皮、牛皮,皮草则是另外一些动物的皮毛,比如狐狸皮草。
一样是动物身上剥下来,获取方式和价值却是不一样的。
打一顿再建立贸易关系,能够让这些游牧民族老实一些。
阴氏拿出去的货物,以铁制品居多,像是烹饪用具之类;再来就是布匹以及植物类的粮食。
游牧部落当然也吃植物类的粮食,真不是放羊的就顿顿吃羊肉。
游牧部落哪怕是达官贵人也极少吃肉。
实际上,顿顿吃肉,谁受得了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