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无所动(3/4)
楚攸听着,神色发紧,道:“臣一定加强对宫内禁军的训练!”
赵煦见他会错意,摆了摆手,在台阶上坐下,道:“跟我说说,现在禁军是怎么回事?”
楚攸一怔,这才明白过来,道:“回官家,目前开封有十万京禁军,分布在三衙,大部分是从厢军中选拔的,也有臣这等袭任的,并且还很多。”
宋朝军队分为禁军,厢军等多种,但禁军几乎是统称,而京禁军就是驻扎在东京开封的禁军了。
赵煦听着楚攸的话,疑惑道:“不是说有八十万的吗?”
楚攸知道赵煦对这些不了解,稍稍整理一下思绪,道:“官家,与夏,辽多年大战,禁军损失很大,厢军也是,加上禁军来回调动,很多事情已经破败了。神宗皇帝时,也做过整肃,裁减。”
赵煦从楚攸的话里分析出味道了,简而言之,宋朝的禁军已经糜烂了。除了制度上的缺陷,应该也还有奢靡下的贪污腐败,导致了禁军腐朽,缺乏训练。
难怪靖康之难时,金兵势如破竹,开封城不堪一击!这样的军队,别说作战,守城了,就是逃跑也跑不了多远!
赵煦心里琢磨着,宋朝的军队制衡尤为严重,除了所谓的‘将不识兵,兵不识将’,还有管理上的交错。
军权被分为‘三衙’与‘枢密院’,相互制衡又各种扯皮,效率低下,几乎是无时无刻不在内讧。
赵煦思索一阵就摇了摇头,暂时还不可以插手军务,否则逼急了宫内宫外,联手反弹之下,真有可能废了他这个皇帝。
忽然想起楚攸说训练的事,赵煦站起来,道:“我待会儿给你写个训练手册,你试试看,有问题咱们再商讨。”
楚攸没想到赵煦要写训练的事情,愣了愣,没有反对的抬手应下道:“是。”
赵煦说着,就直奔书房,开始拿起笔,仔细的回忆着,慢慢的写起来。
这东西写起来十分麻烦,不时想起别的,他拿了四五个文本,密密麻麻,写了不知道多少。
一直到天黑,陈皮来掌灯,赵煦这才停下酸痛的手腕,看着满桌子的文本,以及没有干的墨迹,自语的道:“还得重新整理,告诉楚攸,要过几天给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