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党争博弈(2/2)
面对如此严峻的辽东局势,这些官员居然还在为党争利,难道就不能站在同一条阵线上,一同抵御外敌吗?
多党制的弊端,在这次辽东事件上,完全得到了体现。
但事实上,林时恭也能理解,此时此刻朝廷必方便然会格外关注辽东局势,哪个党派在辽东事件上有表现与功绩,整个党派官员的地位都会水涨船高,这对党争的每一方来说,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明军与金军之间的彼此攻守,是一场战争。
而大明官员之间的党争博弈,亦是一场战争。
两者的不同,在于后者没有硝烟,但其严峻性,却比前者还要沉重。
两天后,经过多方商议,最终众官员都同意了探查敌情的作战行动。
由辽东总兵张承荫担任主帅,副将颇廷相、参将蒲世芳、游击梁汝贵担任副帅,率领总共五千士兵,浩浩荡荡地朝着赫图阿拉郊野前进。
其中还包括了宣府巡抚汪道亨作为作战顾问。
这五千兵力虽然有点少,但这次出兵,并非是为了攻击赫图阿拉,而是为了探查敌军的实力,以便给接下来的总攻提供情报支持。
事实上,在总攻金军的策划上,不少官员是持反对态度的,但为了能为党派博得利益以及功绩,周永春、吴亮嗣以及过庭训等人,在这段日子不断施谋设计说服其他官员,同意总攻行动的实施,最后经过商议,大部分官员这才同意总攻计划,但前提是,必须对敌情有一定的了解。
由张承荫率领的这五千士兵,正是为了了解情报,才前往赫图阿拉的。
张承荫在接到命令的时候,也曾反对过这个探查情报的计划,但无奈的是,不少官员总给他灌输作战思想,这才让张承荫不堪其扰,同意了这次探查情报的作战计划。
其他官员见这份作战策划已经水到渠成,也不再反对,纷纷默认了这次作战。
但他们都不知道,这次作战,将彻底颠覆辽东局势。
就连林时恭,也不曾预想到,这次情报探查的行动,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辽东的格局。
此时的林时恭,还在跟李维翰对屯田事宜进行策划,旨在于大战之前,存够大量粮饷,提供作战支持。
然而,就在张承荫出征赫图阿拉的第三天,两百名逃兵,逃回抚顺城,同时带来了一则震悚人心的消息。
这则消息,彻底令各个文官武将,震骇不已。
“你说什么?战败?”
当熊明遇汇报消息的时候,林时恭还在考察屯田,听到消息的他,满脸震惊,当即来到了抚顺县县衙的议事厅,向巡抚李维翰求证。
“消息不假。”李维翰语气低沉地说道,“五千士兵,只有两百名逃兵存活,这次出征,彻底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