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农学专家(3/3)
“真的?”林时恭惊喜地问道,“王先生,你打算怎么移植呢?”
“这株灌木叶长而不宽大,不缺水也不缺肥,它唯一缺的,只有泥土和日光,我觉得,就移植在那个地方吧。”
王象晋指着沟壑边的一块松软的土地。
对大自然热情的人,从来都不会拖延。
定下移植计划之后,王象晋便开始了他的计划实施,接下来的日子,他用刀片割下了灌木的枝桠,用铁揪挖坑,用竹签挖出钻出嫁接的孔,等到将最后一株火龙果的所有分枝统统取了出来,通过嫁接与扦插的办法移植到另一片营养不差的土壤里,最后用不少的布带将灌木的枝木固定住,再圈起一排排的栅栏,一个专门用来种植火龙果的庄园就这么产生了。
王象晋这一套行云流水的种植操作,让一旁的林时恭看得目瞪口呆,内心不禁赞叹王象晋果然是明朝当代的种植专家。
除了种植之外,王象晋在照料的层面上也十分细心,每天都会定时查看灌木的生长情况,在浇水和施肥上,他十分谨慎,以他的话来讲,火龙果并不是靠水和肥料支撑成长周期的,更重要的是土壤和日光。
王象晋的种植作品,在三天后有了成效,无论是通过嫁接还是扦插的火龙果灌木,都分别长出了稚嫩的萌芽,坚硬的芽头呈现出生动的模样,显得生机勃勃。
这给林时恭带来了希冀,他一再相信,他的火龙果果业,一定会成为栖霞县当地的大型产业。
然而,天公不作美,就在半个月后,一场规模庞大的狂风骤雪忽如其来,怎奈林时恭和王象晋如何保护那一株火龙果,想尽办法不让果树受到风雪的侵害,也无法避免,灌木被冻死的结局。
雪后,林时恭和王象晋都忧伤地看着枯萎的火龙果,一副无能为力的模样,王象晋甚至趴在土壤上,嚎哭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