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任命同知(2/2)
往事成空,林时恭不得不说这一番违心话,以此慰藉文媚的失父之痛。
本对何府有侵占之心的宋仰和宋泽,见何官员死去,他们甚至卷铺子走人,何府上下的仆从也纷纷散离,何官员的死,他们都没有去尽忠,可见世态之悲凉。
到了守孝那天,也只有文媚一个人嚎哭不已,守在何官员的棺材前,林时恭于心不忍,便跟文媚一起守孝。
官员之死,本该有其他官友前来吊唁,可几天过去,都没有人来吊唁。毕竟山东济南府府衙早已收到确切的消息,何官员已经叛变大明,至于他的死,府衙官员根本不想过问,但他们也有尽最后一份情义,那便是都没有将何官员叛变大明的真相公布出来。
直到即将下葬的那一天,才有一名中年官员前来吊唁,那便是山东布政司总使朱国盛。
不只是山东布政使司,朱国盛还是河南督粮道总御史,以及掌管全国水利事宜的大司空,身兼三职,可以说是明朝当代大官了。
但这并不是说身兼三大职的朱国盛能力强悍,除了这个原因,更多的是大明官职空缺,朝廷只能任命朱国盛身兼三职,他也只好接受。
插完香,朱国盛说了几句安慰的话之后,便嘱咐林时恭,明天到济南府府衙报告,有事商量。
第二天,林时恭便将下葬的事情交给了郭鹏,自己则来到府衙大堂会见朱国盛。
除了朱国盛之外,山东巡抚钱士完、布政使司经历使顾成勋以及知府陆善州也在堂内。
看着这个阵仗,林时恭也知道即将面对的是什么了。
先前从登州府回到济南府的时候,林时恭便将何官员的牙牌交给了陆善州,跟他说了何官员嘱咐的后事,想必陆善州已经将此事汇报给朱国盛,而朱国盛想必也在考虑这件事。
正如林时恭想的那样,朱国盛任命林时恭为济南府同知,协助陆善州处理府内事务,从六品,月俸八石(dan)。
万历年间一石就是一百几十斤大米,八石就是一千多斤大米,以当时的粮价换算,月俸八石,相当于现在三四千人民币的工资。
当然,这只是基础工资,当官之后还有额外提成,此外还能从日常事务中抽抽水,整合下来也是一笔油辣辣的肥水。
但名下早已有不少产业的林时恭根本就不在乎这点钱,他以明年要参加会试为由,拒绝了朱国盛的官职任命。
但朱国盛不接受林时恭的拒绝,“明年春天你可以去参加会试,但府衙同知这个位置必须是你的,北直隶吏部和礼部的任命文书都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