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赈灾议事(2/2)
杨知府与李知县也纷纷附和此事,直言驻兵动用不得,他们的行为充分暴露了明朝官制的弊端。镇压难度不大,只需跟朝廷通报一声便可,但他们更看重的是头顶的乌纱帽。
过庭训即便是个清官,也对动用驻兵此事不抱希望,他喟然地叹道,“驻地粮仓日渐空虚,若是动用驻兵,只怕兵心不稳,到头来只会徒增镇压难度,况且,饥民本就是平常百姓,镇压之令违背民心,这个办法万万不可行。”
每个人的脸上布满了惆怅之色。
就连林时恭也微微感到棘手。
所谓历史的真相,远比他脑海中系统记载的,严重许多,也复杂不少。
内需爆发积少成多,导致外援被饥民拦截,可内库却无从安抚饥民,这无疑成为了一道摆在明面上的难题。
厅内沉默了一阵,便在这时李知县开口说道,“巡抚大人,我想起了一件事,不知当报不当报。”
钱士完瞥了李知县一眼,“你一个小小县官,还有什么屁事要上报?”
李知县唯唯诺诺地说道,“是这样的……在兖州东南方向有一个峄县,饥荒爆发以来,他们未受影响,前日不久还向我们售卖粮饷,或许我们可以请教他们……”
“请教?这是说的什么话,我身为巡抚,掌管山东全境赈灾事宜,用得着去请教一个小县城?你当我这个巡抚是白当的吗!”
“可是这……”
“别再说了!要去请教一个小县城,我还不如与驻区千总商量!我倒要看看在驻兵面前,那群饥民还能继续猖狂多久!”
钱士完嚎吼一声过后,座下无人再敢回话。
便在这时,林时恭开口应道,“身为巡抚,对赈灾不及的原因不问不顾,甚至打算镇压饥民,难道对你而言,镇乱比赈灾还要重要吗?难怪当今大明腐朽成这个模样,也正是你这种不经头脑思考的人,生生搞垮了大明盛世!”
此话一出,在座众人纷纷面色大变,他们都没想到,过庭训的跟班,全程沉默,开口便是语出惊人,居然当众批评身为巡抚的钱士完,甚至是坦言大明腐朽?
这要是被皇上听到,可是要砍头,甚至株连九族的。
“你,你小子说什么!”钱士完拍案而起,怒视林时恭。
过庭训立马起身解释道,“巡抚大人,你别动怒,我这个朋友确实口直心快,但他不是这个意思,他只是说错话了……”
“我确实说错话了,我的意思不是你们不经头脑思考,而是你们根本就没有心思赈灾!只顾着自己的乌纱帽!”
林时恭越说越激动,唰的一下站起了身,这忽如其来的动静让钱士完浑身一震,目露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