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路遇御史(2/2)
“你是皇上叫来赈灾的?”林时恭没有多言,直冲主题。
“不错,年初接旨奉命赈灾,已与太仆寺、临清交接马价银子以及赈米,救济灾区。”
“既然年初就有赈灾,可为何半年过去了,历城、泰安、郓城甚至蓬莱等地的灾况都尚未改善?”林时恭略显愤慨地发出灵魂拷问。
“这……”过庭训叹了口气,“这便是我这次重新亲赴灾区的原因。”
“此话怎讲?”
与过庭训交谈了有半个时辰,林时恭这才知道赈灾出错的缘故。
原本年初时分,皇上得知山东等地爆发饥荒,便命户部调遣御史漕运米粮赈济灾区,可未曾想,赈济物资却在漕运途中屡次遭到盗贼劫掠,所剩无几,根本无法满足赈灾需求。
过庭训此次从江陵前往山东,就是以监察御史之名,奉命调查劫掠事故,以便打通赈灾漕运的水路。
但万万没有料到,盗贼猖狂的严重程度远比过庭训想象得还要严重,连皇上派遣给过庭训的人马护卫也被盗贼屡次劫掠屠杀,如今只剩下十几个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可谓是孤立无援。
“那些盗贼的身份查到了吗?”林时恭质问道,“既然知道有盗贼,当初怎么不带多一些人?”
“这……说来惭愧,查是查到了,但难以上奏,那盗贼的身份,正是山东武安镇的饥民,他们起义闹事,府衙这边也难以阻遏。”
“那我就感到奇怪了。”林时恭愤愤道,“明明年初就有赈灾,那个时候饥荒还不是很严重,哪里来的饥民闹事?要不是你们赈灾不到位,饥民怎么会闹事?”
“这……”
虽然过庭训也算是朝廷命官,可在林时恭的质问之下,却像是个无助的平民一般无法应答。
林时恭也不惧怕,毕竟现在过庭训以及他的队伍深陷泰安灾区,就算骂上两句,过庭训也不敢动怒。
不过林时恭仔细一想,过庭训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个清官,身在仕途,各为其主,有些过错即便对症下药,也不一定是这些官员承担的,想必此情此景,过庭训自己也是无能为力。
“行吧,我知道了,你们现在要去哪里,我恰好也是山东本地人。”林时恭松了口。
“那真是感激不尽!”过庭训赶忙拱手致谢,“不知道小友晓不晓得兖州府府衙在哪个方向?”
“刚好我也要去兖州,我的老家就在兖州峄县,走吧,别跟丢了。”
一听这话,过庭训转忧为喜,赶忙与他的人马跟着林时恭一起出发。
路上,过庭训与林时恭两人边走边交谈,得知对方是去年的秀才,过庭训更是对林时恭恭敬了起来。
虽然过庭训自己也是秀才,曾在殿试中被皇帝钦点亲授进士名衔,荣归故里,可过庭训本身就是出自出门,饱读群书,在科举上也算作是旗开得胜。
而林时恭来自兖州峄县,偏远地区,两者一对比,后者的秀才名衔更显得珍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