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4(1/2)
,组织着家仆和挑夫们继续赶路。
“这,这位小兄弟?!请问你们是做什么的?!”挑夫头儿王头儿扛着自己的担子,大着胆子凑近李卫。
“八路!”李卫脸上的表情甚至都没变一下,反正穿过了封锁线就是自己人的地盘抗日革命根据地,他也没什么可以隐瞒。
王头儿楞了楞,脚下慢了一步,马上又赶上了上来:“你,你真的是八路?!”
“还假的不成?!”李卫有点儿不耐烦,他这个八路可是真宗原装,绝对那些伪军反正的代工货相比较的。
“不,不是这个意思,能问个问题吗?!”王头儿陪着笑脸道:“参加八路军有啥要求没?!”
王头儿看见李卫杀日本人就像宰小鸡一样,心中不由的萌动了参加八路军的心思,虽然这个挑夫头儿做得还勉强能填饱肚子,却被日本人搅得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作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苦力来说,其实干什么都一样,只要有口饭吃就行,而且王头儿也是打心底里恨死了日本人。
“你想参加八路军?!”李卫很容易就看出了这家伙的小心思,上下打量了一眼王头儿,又道:“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意志要坚定,不能叛变,不能当逃兵,你能行吗?!”语气似乎有些不屑的样子,刚才就是这个挑夫让别人来阻止自己的,李卫对他也没什么好印像。
对李卫目光中异常清晰地传达出“你不行”的意思,似是激起了王头儿的傲性,梗着脖子粗声大气道:“你别小瞧人,我姓王可没有过孬种的时候,等送完这趟,我就去参加八路军。”是他开口让人去阻止李卫,却也是他第一个操起扁担冲向日本兵。
“呵呵!等你从北平回来,可以到任丘或河间附近,打听石井村,我在那儿等着你。”李卫笑了笑,又道:“先熬过新兵营再说吧,八路军可不是光凭着力气大就可以当的。”李卫一脸鱼儿上了勾的表情,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那二十世纪什么最重要,还是人才,挑夫头儿也算有点管理能力,不像那种无组织无纪律性,只知道穷打猛冲的炮灰楞头青,这样的人多多益善。
李卫和丁鹤洋是八路军的身份,悄然无息地在挑夫们和家仆们之间传开了,人们看着他们的目光又有了不同,毕竟八路军是人的名儿,树的影儿,都听说是一支好队伍。
尽管是李卫主动出手救了卢老爷一家,出乎挑夫和家丁们的意料之外的是,卢老爷居然一点表示都没有,甚至却视八路军为蛇蝎,连曾经许诺招揽李卫都当做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根本就是无视李卫这个人,生怕与八路沾上关系,为自己惹来杀身之祸。而被李卫亲手救下的大夫人却将功劳完全归诸于满天神佛,更加起劲的拔着佛珠,许愿等到达北平一定给佛祖修座寺庙,以供佛祖金身,而李卫出手只不过是佛祖假手凡人,天意罢了。二夫人和三夫人们却更是没有给自己的救命恩人们好脸色看,臭挑夫救主人本来就是份内之事,没有追究他们一开始没来救助就已经很宽容了,贱苦力还能有什么身份来邀功。只有管家一人被卢老爷不轻不淡的勉励了几句,就再也没有开口,然后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想来发生这种事,在富户人家里也算是一种丑事。
王管家也算是替卢家管理家务大小琐事多年,颇会做人,虽然卢老爷没有任何想打赏其他人的意思,他却悄悄塞给李卫和挑夫们每人两个银元,算是把面子给足了。
虽然进了根据地,李卫和丁鹤洋在到达12区队的根据前,依然谨守着职业道德,安安心心地做着一份挑夫的活儿,毕竟现在日军还在根据地扫荡,他们两个势单力孤,还需要挑夫这个身份掩护。
离着12区队有七十多里,平汉线保定县城边上一个火车站,卢家一行人准备乘火车直接进入北平,之前的路因为地方游击队和八路军与日军打得昏天黑地,整条铁路线几乎处于瘫痪状态,也就只有这个靠近保定的火车站仍与北平保持着铁路通畅。
李卫和丁鹤洋两人就在这个火车站与挑夫头儿王头儿打了声招呼,准备就此告别,卢老爷似乎早就知道了李卫和丁鹤洋要离开,没有任何表示,在王管家通报后,只是点了点头,则那三个夫人却是松了一口气,这八路军可是日本人的死对头,这两个祸根子总算是离开了。
就在火车站外,李卫和丁鹤洋将担子转递给了王头儿,然后李卫拍了拍王头儿的肩膀道:“嘿,是骡子是马,我在石井村等着你。”临走了还没忘诱拐人。
“一定!”王头儿咧着大嘴,一样毫不客气的搂着李卫的肩膀。
王头儿和其他挑夫们冲着李卫与丁鹤洋离去的背影不断挥着手告别,近半个月生活在一起,八路军的作风已经深深植入了他们的心目中,对他们而言,大名鼎鼎的八路军对自己中国人永远是和善亲切,就像是自己的亲人一样平易近人,与平常人看不出有什么区别,只有在面对日寇时才会表露出有如恶魔一般的狰狞,令人彻骨胆寒的凶厉,尽管如此,挑夫们和李卫他们在一起时,心底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安全感和踏实
第八卷第三百七十节
李卫和丁鹤洋返回到12区队时,却发现除了只有十几名留守的战士,文职人员和区政府人员外,王保和陈佳瑶等人一个人都不在。
李卫他们问了留守的战士们才知道,七月底,冀鲁豫三个军区的各支八路军主力作战单位,趁着日军再一次发动南攻,首次主动联合在一起,凑出五个团的兵力,在各地游击队和武工队的引导下,发动了卫南战役,这是冀中一带联合向日军发动进攻,让日本人朝着南面国军防线进攻没那么容易。
除此之外,也有替李卫他们曾在新乡县城时,引发国军提前叛变和刺激日军南下的导火索事件擦屁股的嫌疑,李卫只要离开了主力部队,真是走到哪里,这马蜂窝是一路的捅到哪里;另一方面,三个战区的联合行动也是借着这次搞回来的大批军火,拿着根据地周边的日军据点试枪,顺便抢回些地盘,面子里子,全都有了。
12区队的军营已经比李卫他们离开前要扩大了许多,现在石井村,哦不,应该叫石井镇了,原本占了老村子边的军营,此刻几乎占了整个镇子的三分之一,军营门口的五米宽大道成了镇子的主要干道,直通村外,原本村子里的老房子都在镇的右侧,而右侧都是新来居民的住房以及区政府,区卫生院等新建设施,原本在石井村的市集也有了常期固定的交易市场棚户,村内村外一片繁忙,仅仅是一个多月功夫就已经大变了样。
除了12区队内的留守战士外,村里各个地方,都有村民兵队伍在警戒和巡逻,与敌人的斗争令根据地的每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敢放松警戒,敌人不甘心根据里内军民自生更力,越来越好的生活,总是想方设法地搞破坏。民兵们就担任了类似治安巡防的工作,同时也是作为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兵力来源,每个月12区队都会组织一次选拔活动,从根据地内的民兵队伍中抽取军事素质较好的战士进入12区队地主战部队,而12区队内部,也并不是捧起了铁饭碗,如果作战技能被区队内部的训练考核中末位淘汰,即便是区队内主战连队的老战士也要被淘汰出区队。重新下放回各地的民兵队伍。这不仅仅保持了12区队越来越强盛的战斗力,也通过战斗力的循环,间接地提高地方民兵武装的战斗力,通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就像是一个大钢炉一样,熔炼出一块块地好钢。
在军营内留守的文职工作人员那里办好了归队手续后,区长季平从区政府里赶过来,转交了王保他们留给李卫和丁鹤洋两人新的任命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