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节内应(2/3)
宅院内占地颇广,光是前院就有数亩大小,虽然远远不能与朱雀大街上的府第相比,在洛阳也绝非常人可拥有,中年人与同伴刚进院,一名身穿太平军将领服饰的青年人迎了上来,看到中年人脸上喜色一闪而过,又是埋怨又是讨好的道:“韦大人,你怎么亲自出去了,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就是,属下一定办妥。”
“没什么,只是在外面看了看以前的房子,你又如何能代替?”中年人道。
“原来如此,大人离府数年,也难怪会想看看原先的府第如何,不过等大军入城,若是大人向汉王相求,大人身受汉王殿下重用,汉王殿下未必不会将此府赐还大人。”
中年人摇了摇头:“我不会向殿下求取,即使汉王赏赐下来也会推辞不受。”
青年将领讶然的问道:“这是为何?”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纵然府第在,府中的人已经不在,天京变乱后,眼前之人全家数百口都丧生在天王的屠刀之下,如果住进原先的府第只会是一种煎熬。
这名中年人正是韦俊,他已经在洛阳城活动了一个多月时间,早在汉军进攻山西之时,已经制定了消灭太平太国的计划,韦俊受命先行进入洛阳,对北王旧部策反,减少汉军攻城的阻力。
虽然自从天京变乱之后,洪秀全完全失去了进取之心,面对汉军也一直是忍耐为上,今年又遭到蝗灾重创,整个太平军辖区赤地千里,王韶却不敢小视太平军的战力。从古到今,宗教都是不可理瑜之事,若是逼到绝境,谁也不知洪秀全是否会暴发出超出常规的力量,历史上,当天京真正受到威胁之后,一直躲在深宫不露面的洪秀全亲自登城,鼓舞士气,面对一座内无粮,外无援的孤城,清军围困数年才下,汉军虽然非清军可比,王韶却不能不有所顾忌,若能将太平军从内部瓦解最好,最不济也要找到内应开城。
虽然洪秀全杀了韦昌辉及部下达二万人之多,不过韦昌辉毕竟是天国开国五王之一,韦昌辉旧部依然有不少漏网之鱼,这所宅院的主人正是其中一名,是广西老兄弟之一,姓甘名宝昌,眼下在太平军中任检点之职,早期的检点位于丞相之下,仍是位高权重之人,不过这几年洪秀全滥封爵位,王爷、丞相满天飞,检点自然权势不显。韦俊一联络,甘宝昌就顺势倒向汉军。
“对了,陈玉成此人如何,能不能拉过来?”韦俊突然问道,他在城中一个多月,虽然有不少太平军将领表示过投靠之意,只是多是象甘宝昌这样兵权不足之人,而陈玉成虽然年轻却被封为英王,眼下和李秀成两人最受洪秀全重用,若能说服两人其中之一向汉军投降,洛阳几乎可以不攻而下。
“这……”甘宝昌脸色现出一片难色,陈玉成此人年少登高,自然会让人不服,加上陈玉成性格分明,得罪的人更多,而甘宝昌正是其中之一。
“怎么,有难度?”韦俊不满的道。对于陈玉成,韦俊了解不多,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他就作为使者前往南京,当时陈玉成不过是一个十六七岁的毛孩子,根本引不起他注意,如今四年过去了,陈玉成也不过刚满二十岁,韦俊心中不免带有轻视之意,洪秀全真是昏馈,将这样一个小孩子提为英王,若是听到汉军要杀过来,恐怕立马会吓得尿裤子,拉笼这样一个年青人还需要费多少事。
甘宝昌虽然很想答应韦俊的要求,不过他深知陈玉成疾恶如仇,对天王洪秀全崇拜无比,若是直接向他劝降,最大的可能是自己脑袋不保,他连忙道:“大人,陈玉成此人不通情理,加上受洪逆提拨之恩,很难劝降,若是冒然行动,属下怕打草惊蛇,给大人带来麻烦反而不美,不过属下和陈玉成部马融和是好友,或许可以劝马融和归降我军。”
听甘宝昌如此回答,韦俊略有失望,问道:“马融和现任何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