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节 汉王召见(2/4)
“不敢,正如汉王殿下前面所说,复盛公的生意全凭山西父老相衬才有今日,如今山西民众受灾,小人自然不能示而不见,只能略尽微薄之力。”
“可惜,并非所有商人都能象乔东家这么明理,有些人向鞑子朝廷买官,捐资助饷可以一掷数万金,面对本省灾民时却吝啬无比,只肯出区区数百两银子,真以为大汉稀罕这点钱物不成,不过试试他们是否还有良心,也是给他们一个曾为鞑子效忠而赎罪的机会。”
乔致庸顿时一声冷汗下来,说到买官,捐资助饷,乔家做的一样不少,乔致庸头上就有满清正三品巡抚虚衔,曾为此花费了数万两银子,而历年捐赠加起来的银子起码有数十万两。
他双腿一软,重新跪了下来:“小人有罪,也曾花银子向鞑子买官,又向鞑子捐赠过饷银,还只是仍是为了做生意不得以为之,还请汉王殿下恕罪。”
“乔东家不必如此,起来吧,孤自然是知晓乔家以前所为,也知道乔家在满清治下行商,不得不如此,这次乔东家能够积极向灾民捐赠,已证明了乔东家诚意,过去之后就不必再提。”
听到王韶此言,乔致庸心中的大石这才真正落地,他捐赠的数目虽然很大,只是远低一半家产的幅度,如今看来汉军的要价没有自己想像中狠,连忙欠身道:“多谢殿xia • ti谅。”
“乔东家不必言谢,大汉并非不讲理,对于合法诚信之商人,朝廷不但不会打压,而且还会全力扶持,当然,大汉绝非任人可欺,对一些奸商自然也会让他们付出相应代价。”
“是,小人一定会守法经营,不敢触犯大汉之律。”乔致庸回道,他心中不由为那些只顾银子,不顾性命的商人悲哀,不知汉军会对他们如何处罚,只是无论是抄家还是杀头,他都无可奈何,能保住自己也是不错,哪还顾得上他人。
“那就好,乔东家,据孤所知,乔家的生意多集中在包头、库存伦、恰克图等蒙古人地盘,不知是否如此?。”
“是。”乔致庸心中顿时紧张起来,乔家的生意八成以上是通过蒙古人和俄罗斯人完成,包头城更是乔家主力所在,以至包头流传着一句话: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
其实除了乔家外,晋商基本上都有和蒙古各部来往,这是因为山西的地理决定的,谁让山西靠着蒙古,正是因为垄断同蒙古人和俄罗斯人的贸易,晋商才能大发其财,若汉军一旦禁止晋商与蒙古各部通商,不但复盛公要倒,就是其余晋商也大部分要倒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