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节 希望的田野(2/3)
无他,对于一般穷苦人家来说,一家下来也挣不到十几两银子,欠得再多就超过他们的偿还能力,借贷的地主士绅又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一旦借贷过多,早就逼欠债之人卖田卖地偿还,如果没有田地就是卖儿卖女也要偿还,根本不会再借。
象朱实根这样的佃户,家中已无半分田地,若明年收成不好,要继续借债度日的话,大丫、二丫当中肯定要卖掉一个这才能将窟窿堵住。
朱实根与和平洋行签订的与期说是雇佣合同,其实更象承包合同,和平洋行提供土地、种子,技术,还有一部分先期投入的借款,朱实根出劳力,等到棉花收获后,和平洋行用市价收购朱实根手中棉花,双方三七分成,和平洋行收三成作为平整土地,提供技术的投入,朱实根得七成,作为劳力、工具等方面的投入,同时偿还向和平洋行的借款。
朱实根承包了十亩地,根据去年的经验,如果获得丰收,这十亩地的收入将会超过二百银元,以七成计,朱实根一家将会有一百四十元以上的收入,故此和平洋行才敢承诺借给每户农民最高一百银元的款子。
不过,不要说一百银元,就是五十银元朱实根也感到战战兢兢,以前十二两银子的债务就将他压得喘不过气来,五十银元可是相当三十多两银子,只是在和平洋行的工作人员再三劝说下,朱实根还是咬牙写下了五十块银元的借据。
与向朱老爷借钱要折扣不同,这五十块银元不但免息,而且还是实**付,写下借据后,五十块银元就直接交到朱实根手中,拿着这五十块银元,夫妻两人当晚一夜没睡,只是看着五十块亮闪闪的银元发呆。
第二天,朱实根赶快取出十八块银元,将朱老爷的十二两银子还了,当初借朱老爷的银子其实只有六两,不到二年时间已经翻了一倍,再等下去不知会高到多少,看着朱实根拿着白哗哗的银元还债,又有和平洋行的合同在手,朱老爷虽然不愿,也只得乖乖放人。
还掉朱老爷的债后,朱实根又陆续将以往邻居家的一些债务还清了,最后还剩下二十七块银元,用这二十七块银元,朱实根在离江边不远的地方盖起了现在的茅屋,剩下的钱就是今年一家老小的生活费。
让朱实根欣喜的是,由于与和平洋行签订了承包合同,在和平洋行推荐下,朱实根的三个孩子都可以上学。
让孩子上学是朱实根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事,让朱实根大为欣喜,让他遗憾的是,家中三人只有一个是小子,在他看来,女儿最终还是别人家的人,若不是让女儿上学家中可以省下一顿中饭的话,朱实根说什么也不会答应。
等朱实根到达棉田里时,发现旁边不少人比他来的还要早,这是一片大的滩涂地,总共有数千亩,和平洋行将之分割承包给数百户人家,统一签订合同,统一派驻技术人员指导。
看到朱实根过来,不少人纷纷向他打着招呼:“朱大哥,你来晚了,是不是在家抱着嫂子舍不得起来。”
“朱大哥,眼下才吃饱饭没几个月,当心闪了腰。”
……
“去,去,臭小子,你懂什么,都老夫老妻了哪会闪了腰,倒是你们这些小子,等今年棉花摘了,一个个也该找媳妇,年轻人不知节制,到时腿软腰软,成为一支软脚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