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节 第一艘商船(3/4)
日本人如此穷,能买他的货物吗,张吉生不由怀疑起来,商人一向是最大胆的群体,从公布《中美亲善条约》之后,马上就有上海、南京等地商家组织货源前往日本贸易。
张吉生一向大胆,他以手中铁路股票作为抵押,从汇丰银行贷款了一万银元,又东凑西凑,总共购买了二万多银元的货物,随同众多商家一起雇船将货物运到日本。
二万多银元对于张吉生来说基本上是倾其所有了,如果货物买不出去,不但他手中的铁路股票没有了,还要欠下数千银元的债务。
不过,几天之后张吉生就知道自己多虑了,日本的贫民虽然没有钱,只是日本的贵族却非常有钱,幕府闭关锁国二百余年,限制中国船只来港后,日本黄金、白银、铜等外流非常少,而日本对金属矿的开采却没有减少,二百年下来,贵族手中积攒了大量的金银铜,当然,这些是张吉生后来才知道的。
看到船只靠岸,上百名日本男子已经靠了上来,大声叫嚷着,张吉生听不懂他们嘴里叫嚷什么,心中不免害怕,连忙又退到船上。
一名二十余岁的年轻人在一队汉军簇拥来到码头,看到这些汉军,刚才还围着船只的日本人连忙退到一边,眼光中露出敬畏和羡慕之色。
这名年轻人正是大汉驻日领事汤春官,看到朝廷官员来到,船主和一干商人连忙拜见。虽然汤春官年轻的不象话,只是代表着官府,船主和一干商人自然不敢怠慢。
“各位,不必多礼,欢迎你们来到日本,首先要祝贺你们,你们是日本下田开港后到来的第一艘商船。”
汤春官这么一说,船主和各个商人脸上都露出一丝自豪的神色,条约签订后,不知有多少人看好日本这条航线,没想到让他们抢到第一。
“汤大人,不知日本什么货物好销?”一名商人突然问道,对于他们来说,最关心的还是货物的销路。
“是啊,汤大人,我这次带来了上百石精盐,几十石糖,不知在日本能不能卖的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