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 十八人会议(2/2)
这也难怪,两者相加,复兴军才八万人左右,这个数目不但无法与清军百万大军相比,就是和太平军相比也颇有不如。
听到吴伯纯的话,许多人都露出一丝赞赏的笑意,他们许多都是军中将领,自然希望军队数目越多越好,吴伯纯的发问简直是问到他们心坎中去了。
“吴委员,五万多军队已经不少,一个多月前,我军才二万余人,攻取南京出动的军队只有一万余人,短短一个月,我军又已扩充一倍有余,目前缺军官,最主要还是缺火器,大炮才三十门,火枪已经不足万支,根据长矛手与火枪兵一比一的编制比例,火枪缺口至少达一万五千余支。”
黄四木解释完,刚才那些露出微笑的军队委员脸上的笑容顿时不见,复兴军对火枪有严重的依赖感,没有足够的火器,军队的战力至少会减少大半,编练最多又有什么用,。
“那可以多造,不够再买。”吴伯纯财大气粗的道。
“我军目前火枪的月产已经扩到在一千支左右,自造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补齐,买的话,英法两国已经明确表示不再出售我军火枪,美国虽然愿意卖,只是量非常少,只有二千支,让大家高兴的,委员长早已在德国人的禅臣洋行订购了二万支步枪,这种步枪比现在的火枪要先进的多,只是至少还有四个月才会到货。”
黄四木解释的如此清楚,众人不再发问,其实以复兴军目前的人口基数,军民比例已经高于清廷,清廷统治四万万人口,军队不到二百万,军民比例差不多在1:220左右,复兴军统治的人口差不多一千五百万,组建了8万多军队,军民比例在1:190左右。
虽然军民比例看起来相差不大,只是火器部队远比冷兵器部队贵,复兴军军饷也更高,一名复兴军的军饷大约是清军三倍,总共费用差不多在五倍,养八万多军队的费用相当于养四十万清军费用,若不是复兴军占据的地盘富裕,一下子扩军如此快,不用多久就会破产。
黄四木之后轮到王滔对党务这一块发言,复兴党经过这半年多的时间急速发展,党员已经达到五千余人,党纲也在日臻完善,复兴党的核心思想依然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发展工商,清除外辱!”十六字,除了这十六字外,王滔将复兴党的理论延伸,最终做到“人人平等,安居乐业。”
党务这一块,王滔成果有目共睹,大家并没有多谈,接下来最重要的一块就是财政,由梅鸿吉发言,从七月份刚起事时,复兴军的财政全部依靠和平洋行支撑,起初收入只有关税一部分,到了八月份才有一部分商税收入,只是极低,九月份稍高,到了十月份秋税入库,复兴军收入才开如暴涨。
五个月时间,复兴军关税收入总计三百五十万银元,商税收入三百九十万银元,农税收入六百七十万银元,铸币收入二百三十万银元,四项加起来,复兴军收入总共一千六百四十万银元,合一千零九十三万余两白银,加上缴获的官府府库,银粮合计五百三十万两。
一千六百多万两白银,对只占半省之地的复兴军来说是一笔巨额收入,复兴军开销也非常大,五个月军队投入花了四百二十余万两,其中一百二十万两是军饷,一百五十万是武器和后勤开支,一百万两水师,五十万两是抚恤和伤残补助。
除了军队外,复兴军行政人员的开支倒是极少,只有百万两左右,鼓励大家剪辫花费五十万两,修筑道路花费二百万两,教育五十万两,其他杂七杂八的花费一百余万两,合计花费一千万两。
收支相低,复兴军的财政盈余还有六百余万两,只是如果将缴获这一块划去,只能保证基本收支平衡。
复兴军的财政有盈余,却是建立在大量缴获基础上,如果以后没有缴获,则有点不容乐观,尤其是在军队扩编到五万余人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会更严重。
与原先相比,复兴军军饷有所降低,新兵军饷降到每月四两五钱,二等士兵则为六两,原先老兵为一等兵,维持八两薪水不变,班长十两,排长十五两,连长三十两……到师一级时,饷银为二百两。
这样下来,复兴军士兵平均薪饷降到五两五钱,五万军队,一月军饷需要二十七万五千两,加上军官,合计需要三十五万两。一年军饷高达四百二十万两。
除去军饷,装备、后勤等投入又需要五百万两左右,明年陆军一项就要花费近九百余万两,这还是在军队不再次扩充的情况下。
除了五万多军队,还有二万余内卫和警察,内卫军饷比军队稍高,警察则每级低了一两银子,内卫人少,警察人多,这部分花费会比较少,即使如此,二万多人也要花费近二百五十万两左右,明年水师还要扩充,象今年投入的一百万两远远不够,至少需要三百万两。
三项相加,复兴军一年的军事开支高达一千五百余万两,这还是在此基础不变的情况下,难怪都说军队是吞金兽,这么多军队,养着不动当然不行,复兴军不是守地盘的,大家都知道,军队很快就会出击,否则这么守着,光军队一块就能让复兴军破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