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节反应(1/3)
复兴军的善后工作进行了一整天,所有尸体才被掩埋完毕,让复兴军上下遗憾的是一场战事下来,由于没有蒙古人投降,马匹几乎死光,只缴获了十数匹完全无损的战马。
马尸分给了曾给复兴军挖壕沟的百姓,这些新鲜马尸近千匹,每人至少可以分上十几斤肉,倒是让这些百姓感到意外之喜。
这次战事,除了最后俘虏的一千多清军外,虎嵩林和秦如虎又带了数百人投降,加上潘起亮俘虏的人数,复兴军手上有近六千俘虏。
对于这些俘虏,复兴军自有一套处制的办法,所有俘虏先经过甄别,鼓励他们互相揭发,对于平日无恶的士兵,割掉辫子,经过一番教育后给予释放。有勇力品性良好之人可以吸引进复兴军,有过作恶的,根据他们作恶程度的不同,送往海南岛强制挖矿,挖矿年限根据作恶程度不同增减,最低三年,最高终身。一些特别作恶多端的,则处死,以对清军作出警告。
甄别数千俘虏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时间慢慢清理,在甄别俘虏的同时,复兴军从常州出发,开始横扫南京周边县城。
胜保大军的覆灭,对于江南官场来说不亚于一场十级大地震,复兴军声势大增,清廷上下这才惊恐的发现,与长毛相比,短毛才是最可怕的敌人。
面对复兴军强大的攻势,各个县城无法抵抗,或降或逃,到了十月底,除南京、镇江外,整个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都落入复兴军手中,复兴军甚至还侵入安徽一部分地区。
清廷上下大恐,咸丰急令钦差大臣赛尚阿对南京驰援,接到咸丰旨意,赛尚阿左右为难,他手中的军队正对太平军围攻,抽调的人少了,不但救不了南京,就是救兵也会搭进去,抽调的人多了,又会影响到对太平军的围攻。
只是南京又不能不救,赛尚阿无奈,只得找众将相商,此时赛尚阿人手下才济济,和春、邓绍良、江忠源、常禄、李瑞、德亮、张国樑、瞿腾龙、王家琳、秦定三、开隆阿、贾晋亨、朱翰、向荣、福兴……几乎集中了清廷南方各省精兵良将,只是赛堂阿将救援南京之事一说,众将却都沉默以对。
清廷号称百万大军,单八旗在册就达数十万众,早已不堪使用,其余数十万大军分守各地,真正能调动的人马不多,此时长沙会聚了滇、黔、桂、川、豫、皖、赣、粤及湖南本省共九省兵勇,加起来一共不过五万余人。
胜保可是有二万多大军,还包括二千五蒙古精骑,这样的实力尚且落得个全军覆灭的下场,在场诸人兵马多则三五千,少则只有一两千,谁也没有把握说自己有能力给南京解围。
“诸位,如今整个南方危如累卵,若是南京有失,谁也承受不住朝廷怒火,国难思良将,如果谁能解南京之危,朝廷必有重赏。”塞赛尚阿脸色难看的道。
他是道光信重的臣子,却不是如今的咸丰帝信重的臣子,任命他为钦差,统领各省人马对太平军围剿,并非皇帝信任,更多是因为他是皇帝需要一个可以压得住阵脚的重臣,这段时间皇帝对他围剿太平军迟迟没有进展已经不满了,一旦坐视南京失陷,皇帝肯定会新账老账和他一起算。
“钦差大人,卑职愿意一试。”一名清瘦的中年男子站起来道。
赛尚阿大喜:“岷樵愿往最好不过,还有谁愿意一同去?”
清瘦的中年男子为江忠源,本是举人出身,却弃文从武,以团练起家,正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湘军始创人之一,如今手下有二千楚勇,先后多次重创太平军。
江忠源虽勇,二千人毕竟太单薄,赛塞尚阿不敢完全将希望寄托在江忠源身上,故此才有一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