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节工厂选址(2/3)
王韶从厂卫里先期挑选了二十人作为这些孩子的启蒙,这二十人各期厂卫都有,除了厂卫外,王韶还聘请了三名洋人作为外语教师,由一期学员陈亚林暂任教导员,做完这些,王韶就对学校暂时放手,只是偶尔去看看。
二月份,由梅鸿吉带队,开始出发前往伦敦参加首届万国博览会,这次随行人员有一百多人,除了参加万国博览会的人员外,一批是王韶从各期学员中选出的优秀者共三十人,他们纯粹是到英国旅游,感受一下世界第一强国和中国有什么不同,人数最多的一批则是王韶派出英国的留学人员,一共八十人,他们将进入英国各个工厂学习三年,三年后返回,这是与英国一千三百万两白银交易达成的协议之一,同样,有四十人将进入美国人的工厂学习三年。
对于这首批一百二十人,王韶充满期待,等这批人回来,自己应当占领浙江,到时正是这些人出力之时。
送走这批人,和平洋行的各项事业都步入正轨,王韶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实验上,实验室进行了严格保密,除了王韶挑选的十余名助手,谁也不知道王韶在实验室时做些什么。
到了六月份,从英国订购的设备陆续到来,因为这批订单是分给英资各大洋行,设备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旗昌洋行的设备则还没有到来。
第一批到来的设备是向怡和洋行订购的全套十万吨钢铁厂,钢铁厂厂址王韶已经选好,全部放在宝山县,包括以后的船舶厂、机器局也是如此,宝山县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面临长江,与崇明岛相对,后世宝钢、东海船厂、上海柴油机厂、彭浦机器厂、上海重型机器厂等无不在宝山选址,既然如此,说明宝山县适合兴建大型工厂,王韶又何必另外选址。
宝山知县为金衍照,此人是道光十二年进士,为官近二十年依然只是一个知县,官场不得志已久,逐渐将兴趣转移到钱财上,王韶花了一万两白银,彻底将其买通,明知不妥,依然在宝山县划了一大片土地,任由王韶使用。
所谓有钱可以鬼推磨,非但是知县,整个宝山县衙上下都被和平洋行买通,这么多的设备,不可能走私进入,为了使上海道晚一点察觉,和平洋行全部以进口钢材为名报关,将海关官员喂饱之后,海关根本不检查就给予放行。
设备到达后,宝山县开始进行大举建设,除了在当地招募工人外,斧头帮给予了全力支持,近二万名斧头帮成员参与了建设,厂房如雨后春笋般在地面上崛起。
虽然和平洋行进行了严格保密,到底是纸包不住火,数月之后,宝山县大兴土木的消息还是传到吴健彰耳中,而且传言愈演愈烈,吴健彰终于在上海道衙门坐不住,不得不亲自来宝山县视察。
此时王韶在各家洋行购买的设备均已到货,三家钢铁厂、二家船厂、两家水泥厂、两家机器制造厂加上其附属工厂已经建成大半,成片的厂房在原本是荒野之地立了起来,钢铁厂高大的烟窗更是让人感到自己的渺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