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节生丝的标准(二)(3/3)
这三天的经历,叶蓁完全感觉做梦一般,她搬进了只有洋人才能住的租界,原本以为已有妻妾的王韶到现在还没有成亲,她的弟弟妹妹已经被和平洋行安排进了新租的院子,不用再住窝棚。
以她的聪明,已经猜到和平洋行是王韶所办,这让叶蓁更加下定决心,决不能失去这棵大树。对于王韶的指点,她拼命吸纳,叶蓁深知,以色娱人,终不能持久,如果能在生意上帮到王韶,哪怕王韶以后有了众多妻妾,也不会轻易将她冷落。
“东家并不是说生丝不好,恐怕是说梅经理这样用麻绳处理,外面没有包装不好。”
“不错,梅经理,这生丝如此雪白,如果没有包装,万一有灰尘落在上面,岂不是白白糟蹋了。”
“东家,本来生丝是有包装的,只是缫丝厂和洋行相隔不远,又来得急,我就暂时没有包起来。”
“那么打算如何对这些生丝包装?”
“如何包装,不是一直用麻袋吗?”
“麻袋不行,这样,以后凡是最好的生丝,全部放弃麻袋包装,将一包生丝分成十份,用最好的绸缎裹着,外面再用上木盒。”
分成十份,梅鸿吉有点理解,毕竟一包生丝一百斤,太重了,可是用最好的绸缎裹着,还要用木盒包装,梅鸿吉却完全不能理解,生丝是生丝,绸缎是绸缎,生丝再好也只是原料,绸缎才是可以制衣的成品,哪有用成品包裹原料的道理。
梅鸿吉却不知,中国人吃亏在包装上至少吃亏了一百多年,到了后世改革开放后依然如此,这样不知不觉就吃了大亏,再好的货物,如果用上稻草包装的话,价值也会打一个折扣;一件普通的货物,有了好的包装,价值也会大增。明白这点后,到了后来又有了过度包装,那些奸商将商品分成一小份,一件商品包装倒是占了货物九成。
只是梅鸿吉对于王韶几乎有一点迷信,不理解归不理解,还是应了一声,将生丝带回,重新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