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三个要求(2/4)
如果我们让这些部队逃跑的话,将会为帝国下一阶段的作战留下隐患,有可能还是失败的种子。以后为了消灭这些逃出来的部队,我还不清楚我们还得付出多大的代价,但是决不会再像现在这么轻松了。帝国有限的资源绝对无法经得起这样的消耗。”
这时凯特尔发言到:“莱茵哈特将军,你说的这些也都是假设,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敌人有撤退的迹象,而且英国人能有多少船来装载这些士兵呢?如果敌人真的开始撤退,我们只要用飞机炸毁港口就不是能破坏他们的行动了?”
徐峻又笑了笑,刚想回答元帅的提问。这时希特勒插了进来。
“莱茵哈特说的没错!他们的确会从海上撤退。我前面仔细考虑了一下,的确,如果我是英国首相的话我也会同意这个疯狂的主意。因为英国绝对付不起所有精锐部队被一次就消灭的代价。他为了自己的首相职位也会拼命的去促使这个计划的完成。
莱茵哈特想到了我们都没有想到的,他的确是个天才。他又一次挽救了这场战争。
如果我们把这些军队放跑,我们不能保证他们是否还会在法国的后方登陆。那对我们的下一阶段作战是个很大的阻碍,因为这些部队已经熟悉了我们的作战方式,得到后方充足的补给的他们将会更有效的阻碍德国军队的进攻。
如果我们不能速战速决,那么我们就会面临1918年那样的灾难。所以说就算他们现在没有撤退的迹象,我们还是要防备他们这样去做,我们现在必须全力以赴的用最快的时间把这些部队消灭在运河区。
还有你说英国人没那么多船,如果我是英国首相,就算是集中起全国所有能漂浮的东西也要把这些部队救出来,你还怕他们会找不到船吗?”
徐峻听了希特勒的话,不禁暗暗点头,虽然希特勒在二战后期会变得刚愎自用狂妄自大。但是他在法兰西战役期间的确是像历史上说的那样,谨慎而敏锐的控制着战争的进程。他的军事素养已经非常之高了,对战略性的问题往往可以一点就通。但是由于缺少指挥大部队作战的经验,所以他在二战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比较依赖下面将军们的意见,这才会受到龙德施泰特和戈林的影响犯下敦科尔克这个他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战略性错误。
现在是由自己来弥补这个错误的时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