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帝国太师 > 第98章 前尘往事

第98章 前尘往事(2/2)

目录

痛斥秦王并将秦王次妃邓氏赐死,无疑让从来就受不得气的王保保,出了一口恶气。族女为燕王长子正妻,将来燕国的继承者必将流着自家的血液,自己也算能给手下这十几万人留了条后路了。

即便关童不提朱棣见过龙之事,就凭朱棣敢冒奇险来到自己军营,王保保也知道朱棣是心有天下之人。

若安心做大明亲王,朱棣没有必要亲身冒险。但作为有志于天下之人,朱棣冒这个险,却在情理当中。

王保保也明白,也只有燕王这种有志于天下的雄主,在自己进入明境后,在面对明廷遍地都是自己的仇人的情况下,当自己仇敌对自己群起而攻之的时候,燕王才会死保自己。

把话说白了,在燕王岳父徐达逝世后,若没有外力支持,身为老四的燕王在名份上与实力上,即便朱元璋再喜欢这个儿子,但要让朱棣坐上以及坐稳这个帝位,在其他亲王外戚公爵尚在的情况下,压根就是痴人说梦。

第一次交谈,王保保尚未看出,朱棣有强烈的大一统中国之愿。即让明成为继秦、西汉、唐、元后统一北方(漠东、漠南、漠西、漠北)、统一中原(河东、河南、河西、河北)、统一南方(江东、江南、江西、江北),且威震四海的超级帝国。

是的,正因为之后被先皇赐名为张玉的王保保,看出了朱棣极度渴望九五至尊之心,他才敢率军从大漠重回中原腹地。

张玉没有看错人,在之后就连燕王大舅子徐辉祖都亲来北平,逼迫燕王赐死自己之时,燕王顶住了朝野压力。这事,最后以先皇赐名自己为张玉为结束。

在潭王自焚、赐死太师李善长、皇太子暴毙后,先皇又以蓝玉案,分别将太子班底一一赐死……

由于兀良哈之地(满径),是木华黎的封地。所以当木华黎的后人——沈阳侯察罕也被赐死后,察罕的二弟佛家奴,就立即率兀良哈复归北元。

为了回报先皇、燕王,张玉提兵两征满径。这两场大胜,让先帝兑现了将族女张雨婷许配给燕王世子朱高炽的同时,也让张玉以及他的部下彻底融入进明军的北方边军之中。

父亲李察罕被刺身亡,当时的张玉,尚未及冠。继承父亲的军队,对当时的张玉来说,是有赶鸭子上架之味的。

但张玉不仅熬了过来,而且率兵灭了红巾军。但年轻的张玉没有想到顺帝不仅没有给他与之功劳匹配的奖赏,反而卸磨杀驴地解除了自己的兵权,并煽动了自己手下貊高、关保、李思齐、张良弼等人反他之事。

尽管元顺帝此举是典型的有功却罚,违背了最基本的君臣之理。但被李察罕灌输了忠孝的张玉,选择了逆来顺受。

若不是之后朱元璋起兵北伐,大元江山即将覆灭,张玉知道自己不可能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前朝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本欲效唐肃宗即位灵武故事,在冀宁称帝,但被心中充满忠孝理念的张玉劝阻,这导致爱猷识理达腊与张玉从此心中有了嫌隙。

洪武四年(1371年)9月9日,朱元璋将妹妹观音奴许配给秦王为正妻后,爱猷识理达腊便对自己说起了唐太宗李世民与观音婢(长孙皇后)大婚后,隋臣长孙一族便由此成为秦王李二忠实铁杆之事。

当时张玉很明白,爱猷识理达腊提这事,其实是在问自己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长孙无忌,而效忠于现在的秦王朱二呢?

虽然自己表示会忠于大元,爱猷识理达腊也表示相信自己,但张玉心知肚明的是他与爱猷识理达腊的关系,只是表面融洽而已。

这事不能怪爱猷识理达腊不相信自己,就连张玉自己都知道,当时自己的多数部下已将秦王当作成自己。

特别是在洪武五年(1372年)张玉在漠北大胜徐达、李文忠,造成大量大明开国功臣战死的战役。

爱猷识理达腊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在击败徐达与李文忠后,从漠北赶回漠西,千里追袭傅友德右路军之时,却在陕西停下脚步的原因,是源自部下的集体劝阻。

张玉的部下一致认为,秦王是亲,这世间断然没有自己人打自己人的道理。

就连张玉自己都知道若是观音奴产下子嗣,即便自己心中的忠孝理念如何地根深蒂固。在面对他那些部下的意见下,自己必然陷入心中信念与现实利益而交缠的两难境地……

脚底下传来的振动,让张玉从往事中走了出来。

随着耳边响起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张玉知道他的长子张辅已从开平率军,来到了会州。

嘘了一口气,喝了口冰冷的茶水,张玉看向了帐中正中挂着的军事地图。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