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战前议事(2/4)
但燕王这话以及说话时的神态,让顾成不再精神恍惚。长相与神态,燕王与先帝一样,顾成早就知道。但在此刻,顾成发现燕王的格局与当机立断,也如先帝一般。
“根本就不是像。朱棣就是第二个朱元璋”。顾成心中暗道。
“逝者如斯……自己该为活着的二儿子顾勇、长孙顾兴祖,留点什么”。想到这,顾成的精气神已恢复到以往的六七成。
“陛下英明”!顾成是第四个附议之人。
见诸将虽然纷纷附议,但脸上仍有担心。知道他们是在担心李景隆的燕王,接着不屑地对诸将言道:“李九江,只是一个娇生惯养之人。他向来就不是善于策划的聪明之人”。
燕王见众将在认真聆听,他不无刻薄地评价道:“他外表看上去凶猛,其实没有什么勇气可言。且为人嫉妒刻薄,缺乏服众的本领。这种善嫉而欲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人,往往又是那种听不得他人的意见之人”。
燕王脸上浮现出蔑视的笑容,他断言地说:“李九江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事,更别说有过什么带兵经历。昏君今日将五十万大军交予九江,纯属自毁长城”。
见诸将面面相觑,燕王傲然地接着说:“昔日汉高祖宽宏大度,知人善用……如此人物,还只能带十万之兵。像九江这种银样蜡枪头,黄毛小儿居然让他带五十万兵,实乃天大的笑话”。
看到诸将脸上有了笑意,燕王又引经据典地道:“昔日赵括能读兵书,但事到临头,却不懂如何应对战场上的瞬息万变。赵王用这种纸上谈兵之辈为将,去与战国第一名将武安君对决,才有赵国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的祸事。”
燕王大笑地道:“九江之能,还不如赵括。所以只要听我指挥,贼军必败”?
朱能衷心地赞道:“大帅用兵,不在武安君之下”。
看到诸将纷纷附和,向来好为人师的燕王,面带得色地说:“孙子兵法有云,要判断战争的胜负,要从五个方面去看”。
燕王认真地接着说:“九江为将,因其政令不修、纪律不整,必然导致全军上下异心。此为第一败;今日北地寒冷,贼军不仅冬衣都没有准备齐全,而且粮草也尚未准备齐全。此第二败也”。
停了会,燕王又道:“九江不知深浅,冒然深入北平地界河间,此为第三败;九江为人贪而不止、威信不足,又刚愎自用,此第四败也;九江非但不能做到赏罚分明,还任意部下喧哗,且整日跟着那些善于拍马奉承之人为伍,此为第五败”。
燕王断然地道:“九江有这五败,而无一胜之策,实为来送死。若是我在北平,他必不敢来;我去救永平,他若是探知我不在北平,必来攻城。我回师击之,他必然面对坚城在前,我大军在后的绝境”。
“竖子必被我擒。”燕王大笑地道
虽然绝大多数将领都表示赞同,但那些为人谨慎的将领仍有所疑虑。虽知这是议事的正常情况,但先帝去世后已是“天大,地大,惟他最大”的燕王,却有些怒了。
说到底,燕王本就是一个一言堂。他容不得,他人的质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