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前程往事(1/3)
张辅很小的时候,就听父亲说过“当万人一起用弓,射向同一个目标,将百分百击中目标”。
当时年幼的张辅,顿时就因脑海中生出的万人举弓-射箭的震撼画面,而生出对金戈铁马的向往之情。
因这向往之情,张辅继而有了,将来要成为指挥万人射箭之人的愿望。
家族的人脉资源、无与伦比的遗传基因,确实会让张辅这愿望,实现起来比这世间多数人容易。
但张辅此时能指挥万人行军作战,与他在后天,得以养成了能吃苦、坚毅忍耐的性子有着很大的关系。
行军作战,可不仅仅是冒着生命危险。先不提大漠极端天气对人的影响,就长途奔袭来说,就经常性得面对好几天,没水没食物。
若不能吃苦耐劳,哪个人能在忍饥受渴的情况下,还能长时间地去忍受在马背上颠簸的痛苦?
张辅之所以能吃苦,源自于危机感。
洪武四年九月七日,先帝将自己的姑姑册为秦王妃后,元主爱猷实理答腊,就渐渐失去对父亲的信任。
不管是避祸,还是回归故地,或另有所图也罢,父亲便率十万部众,从和林回到北庭的哈剌那海(漠西,今xīn • jiāng准葛尔盆地一带)。
哈剌那海临甘肃、瓦剌、东察合台汗国、哈密国,在这种四面环敌的情况下,生活于此之人,怎么会没有危机感?
洪武八年八月二十二日,在先帝、秦王、姑姑再三劝降下,在诸多部众渴望回到中原之下,父亲放弃了元顺帝的赐名,即扩廓帖木儿;也放弃了让北境明军既闻风丧胆又咬牙切齿的“王保保”之名,而使用了祖父取的李玉之名……
父亲后来得知同母异父的妹妹,在西安不仅无子,又受秦王与秦王次妃邓氏的虐待。认为先帝与秦王愚弄了自己的父亲,在又得到惨遭新败的元主脱古思帖木的重新招揽后,经过商量,父亲便率部回到漠北。
洪武二十一年初到洪武二十三年三月三十日之前,张辅一直待在漠北。
由于肩负着十万部众的生存压力,极具军事天赋的张辅,在他十四岁的时候,就有二十来次,独自领军去争夺生存资源的经历。
就在张辅以为自己的生活,就得这样过一辈子之时,在三月初,他却看到了曾是父亲的老部下、现是燕王部下的关童,一脸灰尘地来到他们的营地。
这次谈话,对明廷招揽没有任何兴趣的张辅,也有参与。
张辅记得很清楚,父亲他们与关童先是伤感了许久,然后关童就说陛下已将秦王次妃邓氏赐死。
张辅还记得,当关童说完这事,那些想落叶归根的部众,便有意动。
父亲显然也发现这个,父亲道:“我妹无子,将来的秦王也不会将我们这些人,当作自己人。漠北虽然苦寒,但我等却能有惊无险地活下去”。
看到部众们的眼神归于平淡,张辅又听到关童言道:“将军世家河南,现在一人维系着李、张这两族的未来”。
关童看到众人中不少人有些厌恶地看着自己,关童明白自己若再说这种毫无营养的废话,将后果难料后,他便直接言道:“燕王殿下想为他的长子,向将军父族中的张雨婷求亲”。
就那么一霎间,众人的脸色都有了阴转晴。帐中诸将都能知道这婚姻若成,在燕地,通过血脉的延续,他们将有靠得住的一席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