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战争(1/2)
月光若丝绸般洒落在空旷的草原,透过月光,张辅隐约能看到漂浮于空中的尘埃。
由于昨晚风停,所以此刻除了不可控的马嘶声外,张辅没再听到其他声响。整支军团,都在静静地等待拂晓的来临。
渐行渐近的马蹄声刚刚入耳,立即翻身上马地张辅,就听到身后军士们翻身上马的声音。
这时,张辅看到骑着西域马的斥候,策马来到自己身边。
斥候迅捷下马,便单腿跪下向张辅禀道:“禀总兵,王副总兵已率队归来”。
见张辅只是点头表示知晓,并没有问夺了多少马,有些奇怪的斥候在告退之时,他的余光注意到刚上马地骑兵们此时纷纷下马,休息。
不一会儿,万马奔腾所导致的地面颤抖与震耳欲聋的声响,并如同激昂的战鼓一般,使得这支军团每个人都心生战意。
令陈旭、薛贵将凯旋而来的骑兵与夺来的西域马,去左边丘陵后面安顿后,一身血腥气的王友,策马来到张辅身边。
由于已是拂晓,王友清楚看到一脸冷峻的张辅,除了用鼻子用力一嗅外,就只是微微向自己点头。
靠近张辅身边,稍微靠后的王友压低声音地说:“我已与老陈与薛叫鸡说好了,将这些西域马留下百匹,赠予老帅”。
“十匹就够了。给在场的把总以及以上的军官,每人一匹”。张辅冷峻地说。
看到王友有些不舍,正欲再说,张辅仍是一脸冷峻地道:“若想成为名将,就都舍得将真正的好东西,与部下分享”。
与张辅一起盯着不远处的丘陵一会,又转身看向身后的骑兵军团,立志要成为名将的王友领悟了,他赞同地道:“哥说的对”。
“我也只留三匹西马,算了”。王友接着道。
张辅看向王友,一边搓着冰冷的手,一边说道:“待会随我一起上左边的丘陵。你好生琢磨琢磨,接下来马步协同作战的不足之处,以便于之后修正”。
随着张辅的目光,王友注意到了矮于正前方丘陵的左处丘陵已插着各色的令旗,王友随即应诺:“好”。
当斥候再次飞驰于此之时,已是烈日当空。
王友听到这个浑身尘土,一脸络腮胡的精壮汉子气喘吁吁地禀道:“启禀总兵,殿下、朱能将军、火真将军各领一军,以左、中、右三路正驱使着阿苏特部、兀良哈部来此”。
“大约两刻钟,阿苏特部、兀良哈部就会到此”。斥候判断道。
再次听到身后整齐翻身上马声,张辅问道:“科尔沁部,现在何处”?
“听前路传信的斥候说,科尔沁部现已在殿下所领的这路军中”。斥候回道。
“好,下去休息”说完,张辅并翻身上马,朝着左边丘陵而去。
行军作战之时,一个区域有不同的斥候负责。所以与薛禄有交流的王友,对斥候说“前路传信的斥候说”,不觉得奇怪。
王友也明白,正因为斥候的工作需要很大的灵活度,再加上斥候本身就是精锐中的精锐,作为统领的薛禄,并不需要事无巨细。因为斥候门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薛贵表示:做斥候统领,主要也是得用对人。若是在具体的行动中去遥控指挥,反而是去添乱。
登上左边丘陵,见张辅拿着红色令旗向前一挥,王友与张辅的亲兵们便看到,丘陵下的军团并开始随之有序地变阵。
但登高带来的广阔视野,让实则细心的王友看到,最后数排的骑兵仍保持原阵型。而这最后数排骑兵身后,便是王友自己之前千辛万苦带来的架火战车以及火器兵。
“若是此时能起北风,该多好”!尽管风停已是幸事,但贪心不足的王友仍这么想。
被朱棣在彻彻儿山突袭,又被科尔沁部插了一刀,虽然此时还被三路明军追杀,但阿鲁台依然沉着地率着万余的北元军,向兀良哈城保持阵型地撤退。
看到渐行渐近的丘陵,阿鲁台忽然心生警兆。但后有追兵,让阿鲁台只能如此处理警兆,只见阿鲁台大声吩咐:“跟着我一起喊”。
听到丘陵另一边齐声用蒙古语喊道:“阿鲁帖木儿,老朋友阿鲁克台来见你了。老叔贺宗哲在和林,也一直念着你”。王友看向了张辅。
张辅仍是一脸冷峻,见阿鲁台他们已冲上丘陵,张辅干脆利落地将红色令旗向天空一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