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能力(1/2)
八月初五中午,兴和昨天早上开始下的中雨,于此时已变成大雨。这让兴和当地人在室外谈话时,已能看到对方呵出的白气。
地处高原的兴和虽然只和北平相隔六百里地,但两地之间的高差却有两里的悬殊。不过六百里地,分成七天走,让李丽质等初来高原之人,有了一个适应高原气候的过程。
因此这行人,除了几个昨天在雨中嬉戏的孩童有些受凉以外,没人病倒。
兴和总兵谭渊、副总兵省吉;兴和卫指挥同知刘才、款台两人;兴和卫指挥佥事童信、麻子帖木儿、猫儿、亦赖冷蛮四人;以及准备回北平的万余骑兵、数万家眷正在城门等候换防军士的到来。
谭渊自辽东抚顺与张辅一别后,他先跟着燕王来到大宁。燕王回北平之前,将他任命为兴和总兵官,此后谭渊即与他的知己省吉,率兵来到兴和,并一直镇守到今天。
昨天再接到传令兵的报信,说张辅等今天中午会赶至兴和。等得心急的谭渊,不顾雨天,立即令大军开始着手准备明天回北平。
军士们以及他们的家眷早就打理好行装,所以他们要做的只是给贵重行礼做些防雨措施。因此昨天晚上之前,他们这些人就轻松地完成回北平的所有准备。
为何他们都这么急?
一来北平与兴和是两个概念,他们想回北平。
二来是由于这几个月,北平分别有张辅、郡主朱玉英、世子朱高炽这三个婚礼。谭渊这总兵当得,用谭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为远客打尖的鸿胪寺(明朝负责外交的部门)官员”。这些人压根就受不了呆在边城兴和,却鲜有军功的生活。
落汤鸡一样的谭渊一见同为落汤鸡的张辅下马,他并大笑地走了过来,与张辅拥抱后,谭渊又与苏火耳灰等人,分别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
见张辅已与省吉等人拥抱后,谭渊与张辅走到城门下,他并从怀中掏出一份清单,递给张辅后,谭渊对刚让他家丁交大去取印的张辅不好意思地道:“本来应该设宴接风,奈何兴和城小,根本无法请这么多人吃饭”。
张辅在交接清单盖上印,将清单递还给谭渊后,笑着说:“我就当老谭,欠下我一顿饭”。
将清单收入怀中,发现张辅脸上的理解,知道张辅在开玩笑的谭渊大笑道:“回北平,随你选馆子”。
与谭渊、省吉等将的家眷见过后,张辅对已经上了马的谭渊、省吉等人拱手道:“一路顺风”!
“在北平等你们得胜而归”!谭渊、省吉等人回道。
令家眷们先进城,目送谭渊等人之时,张辅对一旁的刘才等同知、佥事道:“燕王口令,从即刻起,尔等皆为战时的参将”。
款台一听张辅此言,高兴地问道:“打鞑靼?还是打兀良哈”?
张辅看一眼一脸兴奋的款台,道:“十月之前,先募兵、练兵。十月之后,再决定打谁”。
款台闻此,有些失望,但对已经习惯服从张辅军令的他,还是立即回道:“属下立即让儿郎们,去各部落说咱们募兵”。
“告诉那些首领,送一名能战的战士从军,赏二十两白银;小旗百两;总旗三百两;百夫长五百两、千夫长一千两。军官必须携带他属下前来。若要等同的货物,得一个月后”。张辅点头地道。
款台不认为兴和四周的部落,会将有经验的军官送来。而且款台认为在这些部落,最多能征来两千兵。但他还是立即应诺,款台明白张辅只是让他告知,并非是要他做到这些。
当谭渊等消失于自己的视线后,张辅对刘才道:“接下来,你还是得将重心放在山西上。燕王让我告知,只要平安无事,就算一功”。
防山西,属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不能摆在台面之事。不能摆在台面,也就是不能算军功之事。一直对此担心的刘才,听到燕王承诺只要无事,并算一功,他不由地松了口气。
刘才自己倒好说,但他得给他手下们一个交代。
听到刘才说:“好”,张辅待家眷们全都进城,才令道:“咱们进城”。
进城之际,与王友喝过几次酒的宋瑄小声地向王友问道:“咱能从这些部落,募集多少兵”?王友大咧咧地回道:“最多两千”。
见宋瑄有些失望,王友一脸耐人寻味地细声地说:“但部落首领既可以自己联合起来,去抢他们北边那些部落的人;他们也可以与咱们在十月之后,一起去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