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帝国太师 > 第44章 平安

第44章 平安(1/3)

目录

年纪青青,并署理右军都督佥事。平安很因此为荣,他知道这是因为他的军功所致。

洪武元年,平安之父平定跟随开平王常遇春攻打元大都,而战死。所以尚在襁褓之间的平安,不但世袭了父亲的济宁卫指挥佥事之职,且被皇上收为义子。

十八岁,平安便奉旨来到北平,跟着比他大八岁的朱棣一起在大漠作战。直到秦王逝世,平安才又奉旨离开北平行都司,前往陕西行都司。

所以平安不仅与燕王感情深厚,对张辅亦了解甚深。如张辅不听武定侯郭英号令那事,平安就了解得十分详细。

作为陛下亲自培养的将领,又因英勇善战而闻名的平安,时至今日,他依然认为张辅当时能在武定侯面前,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是难能可贵的。

平安认同燕王之后为张辅辩解的理由,即“作为带兵的将领,胜利才是首先要考虑的。张辅也已用胜利,来证明他之前的军略是对的。那种用士兵的血,来奉迎上峰的将领,在大明才得被诛”等等之论。

大明军中的主调,就是一切为了胜利。军中甚至生出“谁若是去打击胜利者,谁就是妒贤嫉能的小人”的论调。

不然张辅也不会安然脱身,毕竟他是不折不扣的抗上。

如秦王、晋王以及凉国公蓝玉这些燕王的对头,知道燕王为张辅的辩解之词后,都没因张辅违反军令来借题发挥。是的,秦王、晋王、凉国公,对自己的定义首先是军人。他们不认为张辅此举是错的……

是不是平安与张辅的关系好,才导致之后锦衣卫调查此事时,平安才为张辅说话呢?平安肯定知道他一旦为张辅说话,就会得罪辽王与武定侯。

平安与张辅之间的关系,只能用淡如水来形容。

因为张辅压根就是这世间,一个犯规的存在。没人会喜欢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有人能强过自己,尤其这人还没有自己这么努力。主动去张辅交好,平安不是那种给自己找不痛快的人。

而张辅不善于结交,他几乎没有主动去结交朋友。尤其对陛下的义子平安,自觉身份比平安低的张辅,就更不可能去主动示好。

每个人在心底,都会或多或少地认为去结交地位比自己高之人,会有巴结的成分。走路看天的张辅,亦是如此认为。

与张辅私人关系不咸不淡的平安,之所以为张辅说话,只是源自平安“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的行事风格。

这次来到曹国公做客,平安是不想来的。只是他家的世袭之职,是山东的济宁卫指挥佥事。被驸马兼山东学政梅殷再三邀请,又被家中老母严令,他才不得不来曹国公府做客。

作为陛下的义子,又在燕王身边呆了这么久,深知燕王实力的平安看到皇太孙来了后,平安心中倏地有了种上了贼船之感。

在场的每个人都能察觉到,自太孙来了后,平安就显得坐立不安。但每个人都对此视若无睹。因为平安的坐立不安,早就在他们事先的预料当中。

即便刘三吾、黄子澄、齐泰,他们在心底也知道日后太孙是否能坐稳江山,取决于有多少拿着白刃的军士拥护太孙。而且他们十分清楚自己心中的理想国,得以军士作为后盾,才有实现的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