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因果(3/3)
“这事既然关乎到你祖父,就是父亲的事。这钱,你之后用不着说‘还’”。张玉对张辅不容置疑地接着道。
王夫人略微迟疑了下,对看向她的张辅道:“按你父亲的话去做”。
“本来就没有分家,之前说‘借’,也只是让家中更多的人能接受。既然此事已被母亲上升到了祖父,自己自然只能接受”。想到这,张辅并立即应诺。
看到儿子收起银票,张玉接着道:“中午,兵仗局的焦玉焦大人,会由海津镇来北平。到时你与为父一起去接焦大人”。
“这位焦大人是皇亲国戚”?听到丈夫亲去迎接,王夫人好奇地问道。
见父亲沉默地看向自己,张辅对母亲解释道:“焦大人不是皇亲国戚。但大明的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大小将军筒、大小铁炮、神机箭皆出自焦大人。”
“焦大人是国士”。再稍微一想,张辅郑重地接着说。
父亲、丈夫都是名将,王夫人在长期耳闻目染之下,她自然十分清楚火器在战争中所起到的作用。
只是王夫人对火器本身没有兴趣可言,所以她发现丫鬟们端着饭菜在外等候,并立即招呼丈夫与儿子准备吃早饭。
吃好,张玉对儿子道:“跟为父一起去都司,上午还得确定好一万两千名,去兴和换防的军士”。
丈夫与儿子走后,见丫鬟们收拾好碗筷且端出房外,王夫人对屋内仅在的钱嬷嬷道:“我这二媳妇也真是没什么眼力见。圣上虽说成婚之日是明天,但圣上可没令她不来给公婆请安”。
发现夫人脸色不快,钱嬷嬷回道:“二少奶奶早上虽然没来问安,但每天晚上还是来了。对小姐屋内每个下人,也是很客气。二少奶奶应该与绝大多数人一样,对圣上的圣旨,很是小心”。
王夫人虽认可钱嬷嬷这话,但她还是不满地道:“我看我这二媳妇是觉得袁大师说她将来会是太师之妻,才会不把我这婆婆放在眼里”。
钱嬷嬷讨好地道:“袁大师不是还说过不仅老爷、姑爷能封王,而且姑爷也能在新朝再次封王。”
“之后小姐的儿子、孙子、孙女婿不仅都能封王,还个个皆是太师?大师甚至说张家与国同运。二少奶奶的命,哪有小姐这般富贵”?钱嬷嬷又道。
“再说正常的母子之情远胜于正常的夫妻之情。您对二公子的付出,哪是二少奶奶能比的。二少奶奶虽然不太爱说话,但也是个明白人。二少奶奶哪敢不将您放在眼里”。钱嬷嬷又接着说。
“姑姑当时自身难保,才会将哥哥放在父亲身边。哥哥也从来没有怪过姑姑”。王夫人本来听得挺高兴的,但想到钱嬷嬷提到母子之情、夫妻之情时,前面加一个正常,她又解释地道。
看到钱嬷嬷点头,又发觉自己将婆婆依旧称为姑姑,一生实际上没有婆婆的王夫人叹道:“袁大师说我前世行善积德,今世才有这等福报”。
虽然袁珙是道士,毕竟道士才能掐指会算,但钱嬷嬷相信袁珙会提佛家的因果之论,就因为这是她小姐对她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