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告一段落(1/2)
从先前目盲男子离去前的只言片语来看,自己若是遇到麻烦,柳乘风应当会出手相助才是。
看到三人径直走过来,老头儿始终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徐墨澜也心安了不少。这些时日总是险象环生,如今这个似乎是武榜前十的高人挡在前头,终究还是有了些底气。
为首的年轻公子哥儿倒也不像是纨绔之流,即便是笑起来,看着也挺和气。走近后,对于这穿着简朴的一老一少,没有露出丝毫异样神色,只是做了个揖:“先生可是徐解元?”
徐墨澜起身回礼,眼中有些诧异。出于他谨小慎微的性子,近段时日的吐纳养息一日不曾懈怠,内力虽说离小有气候仍有不少差距,但站在年轻男子身后两人的深不可测还是能明确感知到的。两名随从就有这等修为,可见其家世之深,这位公子尚能恪守礼数,不简单了。
见徐墨澜点头后,年轻公子哥明显压低了姿态,笑道:“李刺史执掌一州政务,事无巨细样样要他拍板操心,之前对府内管事的小动作有所疏忽,你别往心里去。”
徐墨澜连道不敢,心中却对这位公子哥的期待更高。
真正豪门贵胄出身的子弟,受益于天生眼界开阔,再加上自小家中长辈的渲染熏陶,人情世故多半都要比寻常人拿捏得更有分寸。只不过这位公子哥连骨子里的高贵气都能藏得不露痕迹,这才叫本事。
徐墨澜极有默契地不去问他身份,只是客套回话,看公子哥表情,说不定还挺享受这么平等对话的氛围。
期间,柳乘风始终不言不语,打定主意不想跟朝廷扯上关系。倒是公子哥身旁的两位随从有些紧张,眼神偶尔装作无意间扫过老人,也不会停留超过一瞬,格外忌惮。
柳乘风不以为意,只是难免感慨,世道真的变了不少。
莫说南朝乱世,便是天玺年间,江湖人遇到朝廷鹰犬,绕道而行算是正常的。若是多瞧了几眼,或者发生口角,不消半天就等着被屠戮满门吧,那时候不是说武人没骨气,可这骨气要拿命来换,就太不值当了。
西京有陆幼安,大楚是柳乘风,让先帝当年攻城时吃了不少亏,白白折损许多兵马,这笔账当时就已经记了下来。等到一统江山后,先帝单独拎出五千骑军扫荡各门各派,足见下了多大的决心。
好在灭掉十几家大派后,终于有个姓徐的站了出来,单凭一己之力掀翻了五千骑军,宗师境界货真价实,这才让赵括幡然醒悟,收回了那道“填平江湖”的命令。
如今庙堂江湖各走各的阳关道,不说和睦相处,好歹没了以前的剑拔弩张。对于江湖人,朝廷也不再单纯的以“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来看待,武夫到极致,匹夫一怒,当真不可小觑。
年轻公子哥自嘲道:“徐先生也别客气,李刺史最容不得我狐假虎威,何况在下不算编制中人,只不过旁门左道接触得多了,这才消息灵通了点。”
徐墨澜点点头:“那刺史大人如何吩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