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偶遇变熟人(2/2)
一杯酒下喉,饶是不常喝酒的陈儒林都觉得唇齿留香,忍不住道:“闲来无事读旧章,寂寞化落满纸狂。无非佯作惊人语,常是酒后勉为难。当年喝的可是剑南春烧,辣的眼泪直打转,若是喝的这酒,哪还能作这么酸的诗啊!”
徐墨澜抬高视线,恍然大悟道:“原来陈大人果真是当年享誉扬州的榜眼,江南八俊之一。”
陈儒林苦笑道:“怎么?你还当是假的不成?”
徐墨澜认真道:“这首诗我读过,只是毕竟当时年少,忘了作者姓名。”
这话太过直白,陈儒林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大笑过后,气氛已是融洽不少,陈儒林给徐墨澜添上一杯酒,低声道:“饮者一诗,外人传得挺风流潇洒,我现在回过头看,其实也就那样。今日你我二人喝酒,不妨徐先生也趁兴作上一首?”
徐墨澜摆摆手道:“遣词造句实非徐某长处,还是不在陈大人面前献丑了。”
陈儒林佯怒道:“本官好歹是你救命恩人,这么推脱可不够意思!再说了,今日之事你知我知,便是作的粗劣些也无妨嘛。”不是他突发奇想,而是他想看看徐墨澜是否如他所想,果真有真才实学。
等了足有半盏茶的功夫,旁边这小子还是一言不发,脾气向来很好的陈儒林都忍不住想拍桌子了,没想到徐墨澜突然开口了:“难辨人间清与浊,聊分杯中圣共贤。醉卧松间人何在,情如春雨满人间。”
说出这首诗后,徐墨澜还在碎碎念着什么,显然并不满意自己的随口所作,而一旁的陈儒林却已经目瞪口呆。寥寥二十八字,以饮酒作延伸,差不多就概括了徐墨澜这两天的经历与感悟。
反复默念着“情如春雨满人间”一句,陈儒林点头又摇头,再度喝下一杯酒后啧啧道:“不瞒你说,就仅以今天你这首诗,搁在当年连我在内的所谓江南八俊中,几乎没有人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想得出来,如徐朗、温泓那两个只会照搬先贤典籍的书呆子,更是想破头都未必写得出来。”
陈儒林不善饮酒,而这玉练槌入口香醇而不烈,后劲却极大,所以几杯下去后,这话匣子也就打开了,摇头晃脑道:“我虚长你几岁,就托大自称一声为兄。为兄建议你多去参加些文人诗会、集会,赏花赏月做做诗。淮南、江南两地士子平日联系频密,以你的才学,短期之内便可名声大噪。届时若是机会允许,你不妨省去科考这条拥挤大道,走走那些幽静小路。”
话讲得已经有些过界,但徐墨澜听懂了,对于这些,他不反感也不赞成,只是陪坐着小口小口慢慢喝酒。更是在末尾处极为配合地咳了两声,算是替陈儒林打个掩护。
已经有些微醺的陈儒林见他如此,也察觉到了当下讨论这些不妥,笑着再度倒酒,转移话题道:“此次恩科,利弊皆有。好处嘛,就是往后有了面见圣上的无上荣光;至于坏处,自然是策论命题纯粹是临时起意,估摸着要淘汰不少学子。”
“这样也好。”却是徐墨澜不轻不重地给了个评价。
“可若是有人买题,显然就毫无公平可言了。”这些众所周知的事,陈儒林自然也不避讳。
徐墨澜放下酒杯:“若是有人给大人送银子,大人照收不误便可,不收无济于事,收了也权当这次千里迢迢而来的报酬,无需耿耿于怀。”
再一次不谋而合的陈儒林哈哈大笑,一把扯过徐墨澜的袖子,冲着他耳朵道:“来来来,这次策论试题先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