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钓鱼岛大海战(二)(2/4)
现在热带风暴还没过,出于安全考虑,预警飞艇还是没有进入风暴区。但这场战斗很关键,所以文德嗣马上派出了一台无人勘探飞行器,为太平洋特混舰队提供情报支持。作为23世纪科技的产品,区区七级风暴完全不会对无人勘探飞行器造成影响,当它到达钓鱼岛海域上空,战场迷雾就彻底失效了,日本舰队在各种先进探测仪器面前一览无余。
因为现在的中国军舰上的电子设备还比较简陋(相对后世而言),还不能直接接收无线讯号传输的照片和视频,所以无人勘探飞行器只能先将照片和视频发回内江基地,由基地内的分析人员进行辨认和分析之后,再把分析好的数据发给舰队。
以基地的科技即使经过了中转,速度还是很快的,不到五分钟,详细数据就传达到伏羲号的情报管理计算机上。
如果按照后世眼光看,本位面中国目前使用的计算机是很怪异的,各个系统完全不平衡。比如,晶体管的主机CPU、内存只是相当于原时空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水平,但比起那个年代的计算机多出了硬盘这种部件,而显示器、打印机、键盘、鼠标等终端设备则是达到了80年代的水平。哦,最先进的部分,就要算是“小扉扉”和生化人工程师们编制的各种软件了,虽然受到硬件限制性能肯定不能和后世的同类比,但设计理念却是23世纪的。
比如现在伏羲号上的计算机,它的硬件技能还比不上“小霸王学习机”,但它的屏幕上显示出的却是一种类似后世windows的视窗操作系统。当然这个显示器还是老式的电子管显示器,尺寸是320mm×240mm,分辨率是640×480,色彩只有64色。
此刻屏幕上显示的就是一个情报软件的界面,画面看起来有些像是80年代的家用游戏机画面。灰色的背景代表海洋,上面那些大大的橄榄形光点代表舰艇,红色代表己方,蓝色代表敌方,仔细看那些光点还有细微区别,这是代表不同的舰种。
刚才这个界面上只有己方军舰的图标上才浮现出舰名,在收到了详细情报后,在代表敌方军舰的图标上也很快出现了详细的舰名,如果用鼠标点上去,还会出现该舰进一步的介绍。而且,只要来自基地的信号没被干扰或停止,软件上的这些信息还可以实时更新。
说实话,当时文总在看到这个玩意儿之后,就嘀咕了一句:“这个画面好像是70年代最古老的电子游戏,但操作却达到了win32时代……”
尽管文总和那些高级生化人部下对这套系统不以为然,但对于本位面的人来说确实划时代的东西。尤其是在情报和指挥上,更是划时代的进步,敌我双方的状态、阵型、位置都是一目了然,就好像玩即时战略游戏开了全地图一样。
现在从情报软件上看,日本联合舰队目前的阵容如下:
1、战列舰10艘,河内、摄津、萨摩、安芸、香取、鹿岛、敷岛、朝日、三笠、富士。
2、装甲巡洋舰10艘:鞍马、伊吹、筑波、生驹、春日、日进、出云、磐手、吾妻、八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