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威钢(3/4)
检验员激动的说道:“文总,太好了!!经检测,样品所有的指标全部合格!!!”
文德嗣接过来看了看,也笑了笑:“大伙辛苦了……”说着,把检验报告递给身边的贵宾。
这些贵宾的桌上都放着一本宣传图册,上面用最通俗易懂的文字,描述了炼铁和炼钢的原理和流程,并且图文并茂,只要是识字的人都能看懂。图册上对于什么才是合格的钢铁也有描述,当下贵宾们就照着图册看起这份检验报告。
嘉定知府眉开眼笑的说道:“哦,各位大人,按照这图册所说,这炉生铁的硫磷硅含量远远低于标准,真正是上好精铁!!”这批贵宾里面除了老赵就是这家伙最开心,威钢在他嘉定府嘛。
“恭喜文大人……”李维格看了那检验报告,脸色顿时有些发白。尼玛,这质量比咱汉阳的好得多啊!因此语气也有些酸溜溜的。
一众贵宾都纷纷上前祝贺。
文德嗣谢过众人后,说道:“各位大人,炼钢还需4个小时才能出钢。这段时间也不必空等,我请各位参观玻璃厂,等我们回来,这炉钢就差不多该出来了……”
玻璃厂就在钢铁厂旁边不到5公里,文总带他们坐上了厂区火车,这次为了这些贵宾,专门装修了一辆客车车厢,里面自然也是配备了“土空调”,非常凉爽,众人进来后都松了口气。俺大清的官服可是没有夏装的,那一身行头裹在身上可不好受,这也是文德嗣从来不穿官服的原因之一。
上车之后,北洋的代表杨士琦左右看了看,就好奇的问道:“咦,文道员,你这里的火车怎么要宽得多?”
文德嗣笑着解释:“呵呵,我们的铁路采用的是轨距2500公厘(毫米)的宽轨,比大多数轨距都要宽得多,火车自然也宽得多……”
“请问文道员,为何要用这么宽的轨距?”旁边的严复不解的问道。这位老兄这次是作为两江的代表来的,他可是算是最了解西方的人之一(除了星科这边的),虽然专业是海军,对于铁路、炼钢这些也不陌生,文德嗣也不得不承认,端方的这个人选非常合适。
“这个问题嘛,很简单……”文德嗣想了想,说道:“窄轨浪费运力太严重,据我方专家计算,同样条件下,宽轨车厢可以把车内容积扩大一倍以上,客运量可以增加三倍左右。我国铁路少而人口众多,更需充分利用铁路,因此宽轨更适合我国国情……”
文总心里暗想:难道我会告诉你,这个尺寸是23世纪众多铁路专家公认的最佳轨距么?老子现在就按这个标准来,免得到时候全搞成两匹马屁股的尺寸,积重难返后改都不好改,只好在殖民星球搞。
反正这个时代各国都没有把轨距标准化,啥尺寸都有,甚至各个铁路公司都有自己的标准。不但俺大清有七八种轨距,欧美列强也是差不多,美国的轨距就比俺大清还多。再多一种2500毫米的轨距根本不是个事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