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别问我在不在。(2/4)
徐培,高中同桌,一个脑回路清奇的天才,真正的天才。
经常和陈一鸣讨论一些诸如“唐文宗是李昂还是韩愈,宋理宗是赵昀还是朱熹”之类的奇葩问题;
和陈一鸣一起上课睡觉,中午就去校门口的小店里开一台机子,打实况足球,或者台球室占个位置打斯诺克。
两个月下来,陈一鸣从年级150名滑落到800名开外,徐培从160名强势挺进前
以至于他一度以为徐培也是那种晚上偷偷开台灯的选手,这个误会直到多年以后才解开。
......
有好些人,陈一鸣记得余生都不曾有过联系,但并不妨碍当时的他郑重地在本子上写下对方的名字时的真诚。
就像每一场婚礼的誓词一般。
挑了几个可能很快用得上的号码存进手机通讯录,不过都是座机,也不知道能不能联系得上。
陈一鸣从回忆中慢慢挣脱出来,宿舍的窗外,一方湛蓝天空不知何时已经乌云汇聚。
黑云压城,正是收割的好时候啊!
陈一鸣合上笔记本,拿出一把雨伞,撑着伞走出了寝室,去往曹操快送的门店。
等他在门店中稍微坐了一会儿,四点五十左右,第一个员工便已经前来。
看那朴素的穿着,昂扬的精神,黝黑的面容,正是曹操快送一号员工罗森。
陈一鸣笑着打了个招呼,“来得挺早啊。”
罗森稍有些拘谨地点了点头,咧嘴一笑。
“对工作有没有什么新的意见?”
陈一鸣对罗森还是很看重的,踏实能吃苦脑子还灵光,就是性格稍微内敛了些。
罗森想了想,“我觉得我们的培训当中少了一块关于安全的内容。大家在校内跑惯了,对校外道路的安全有点忽视。”
说完他看着陈一鸣,又解释了一句,“我们老家那边有条国道,每年都要出事,所以印象比较深。”
陈一鸣点点头,这还的确是疏忽了。
很快,五点钟,人员到齐。
除开原本的六个员工,还有几位新招来正在培训的人。
陈一鸣从隔间里搬出一叠雨衣,拿出六套,分发给要出业务的几人备用。
见到老板考虑得这么周到,众人原本的一点担忧也消散无踪。
陈一鸣紧接着宣布了一条规定,但凡对公司发展提出有益意见并被采纳的,每条奖励五十元。
说完就摸出五十块钱,奖励给罗森,同时严肃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
众人艳羡之余,对注意安全这件事也多了几分印象。
从五点到八点,用餐高峰期很快过去。
员工们一起去往南门外一家合作的小吃店吃晚饭。
今天的值班员吃了个手抓饼,继续工作,应付一些零星的闲时外卖单。
十点钟,外卖彻底结束,培训也告一段落,刘嘉义默默算账登记造册。
忙活完了,陈一鸣拍着他的肩膀,“老七,走请你吃宵夜。”
二人关上门,就朝外走去。
~~
非常烤翅
冉雄皱着眉头坐在柜台里,从柜台一侧的玻璃门上看着门口并未坐满的桌椅,目光忧愁而不解。
几乎正对着小南门,装饰又精致的非常烤翅向来是这一条街上生意最好的存在。
冉雄也是这条街上最意气风发的老板。
但今晚,隔壁生意一直比他稍差的老马绿洲拉面从六点半就开始爆满一直到现在,而非常烤翅只在最高峰的时候坐满了一轮。
冉雄开始很不解,直到拎着酒瓶转了一圈,跟几个熟客聊了聊才知道问题所在。
踏马的,又是那个大学生!
那几个熟客还笑着说,如果这事儿再要闹大,估计他们都不好意思在这儿喝酒了。
冉雄的冷汗登时就下来了,他没想到一篇文章竟然有这么大的威力。
他自然不能坐以待毙,但一时又想不到什么办法。
昨天还想着两边开花,两边收获,为什么今天一下子就成了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