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子文抗旨(3/4)
他们不回去也没办法,比较郑子文作为一个国公,身份比他们高贵了何止百倍,他们自然是不敢动粗的,所以也只能回去把这事告诉了李世民。
而李世民听到千牛卫的回报,顿时也有些傻眼。
从心里来说,当听到郑子文说要把岭南变成大唐的第二个聚宝盆的时候,他的心里也有些期盼,他也想看看郑子文到底能不能再创造一个奇迹。
但是李世民也知道这个期盼注定得不到回应了,因为现在朝堂里已经开始出现麻烦了。
在郑子文去岭南的第十天,就开始有官员上表,希望能去岭南做官,到了第二十天之后,上表的官员就突破了三位数。
最可恶的是,这些家伙还做出了不同意就辞官的架势,让李世民恨得直咬牙。
这些官员,百分之九十都是出自皇家学院的,而且最麻烦的是,这些官员中绝大部分都是六品以下的基层官员。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真的辞官了,那么大唐将陷入上百个县没有县令的尴尬境地。
要知道,上百个县那就是二十多个州,那可是大唐的一道之地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开一个科举就能解决的问题!
偏偏这事李世民还生气不起来,想想看,这么多官员都奋不顾身的想去大唐最穷最苦的地方去,李世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这些官员都是政绩很不错的官员,而且都很年轻,是李世民打算留给自己儿子班底,他自然不可能把他们派到岭南去,所以他只能选择把郑子文这个“罪魁祸首”给叫回来。
但是问题却出现了,原本他以为一叫就回来的郑子文,这时候居然没有回来,而且看样子还打算长期在岭南驻扎,这些李世民开始发愁了。
还有一件事让李世民很在意,那就是原本每个月都会闹出一点动静的驸马党,在郑子文出发去了岭南之后,顿时就偃旗息鼓了。
李世民可不相信大唐没有贪官污吏了,那么原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郑子文走了以后,驸马党没有了主心骨,开始消极怠工了。
同时,新罗驻大唐的使臣也离开了,而且根据他受到了消息,最后那批准备前往欧洲战场的新罗士兵,也在半道就返回了新罗,理由是新罗女王满四十岁大寿。
四十岁哪来的大寿,难道新罗人的大寿比较早?这不是瞎扯淡吗?
再加上现在郑子文的几个妻子已经不再局限在府里哭了,她们会成群结队的去城外的寺庙烧香拜佛,然后再狠狠哭一场,哭完了才回来。
而李丽质更是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身道袍,每天都把道袍穿在身上,有一次甚至都准备拜袁天罡为师,说要出家,把长孙皇后都给吓到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只能咬咬牙,然后再次写上一封圣旨,让千牛卫的士兵带去给郑子文。
但结果还是还往常一样,千牛卫怎么带着圣旨出去,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