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时光匆匆(3/4)
郑子文再一次回到了恒州,然后继续过着早上遛狗熊,下午遛马,晚上遛老婆的日子,贞观七年就这样乱糟糟的过去了。
郑子文觉得,自己就这样没心没肺的度过了这一年,然后迈进了贞观八年似乎也不错。
但他没想到,有一个人没有迈过去,他的名字叫做杜如晦。
老杜没过完贞观七年就走了。
皇家学院的学员们回忆说,他们的杜副院长早上还和他们一起吃饭的,下午他们在柿子树下面找到他时,他已经走了。
据说当中杜如晦是躺在郑子文经常坐的那个摇椅上的,也是还面带笑容,一脸的安详,就像睡着了一样,可以看出,他走的时候没什么痛苦。
郑子文知道这事之后便让人不要动杜如晦的尸体,而是让人去通知了杜荷。
不到一个时辰,杜荷就来了,看着躺在椅子上面带微笑,却只剩下一个躯壳的杜如晦,哭得泣不成声。
郑子文只好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才让人准备棺材,然后和杜荷一起为杜如晦打理后事。
古人讲究一个落叶归根,杜如晦是京兆杜陵人,所以郑子文和杜荷就连夜护送他回京了。
安葬杜如晦的时候,李世民和房玄龄还有一众大臣们都来了,剩下的自然都是这些大人物的事,而郑子文只是陪着杜荷,用心的开解他。
“老三,原本你爹他的寿命在贞观四年就没了,不过现在他却多活了三年,赚了!而且你看他走的时候都是笑着的,你就别太伤心了!”
杜荷抹了一把眼泪,然后朝着郑子文笑着点了点头。
“我知道,谢谢大哥!”
郑子文没有说话,只是拍了拍杜荷的肩膀。
办完了杜如晦的丧事,算是送别了这位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刀笔吏”,郑子文就准备和杜荷一起回文县了,毕竟逝者已矣,剩下的人还是要生活。
临走前,郑子文专门找了个和李世民单独相处的机会,但真正面对李世民时,郑子文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看着郑子文欲言又止的模样,李世民顿时笑了起来。
“怎么,你好不容易把其他人都支开了,还不打算和朕说吗?什么事,说吧,朕不怪你!”
郑子文顿时叹了口气,然后朝着李世民拱了拱手。
“陛下,您在明年的这个时候之前,来恒州把太上皇接回长安吧。”
听到这话,李世民顿时一愣,但目光却忽然凌厉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